第13章:劍與指-《太上鏡之映照諸天》
第(1/3)頁
葉凝靜靜的傾聽著身前流水潺潺之音,心如明鏡,寧若止水,自他在水邊悟法,踏入先天之后,卻是對于流水越發的喜歡了。
當下他便指著那一泓溪水,對著了真和尚道,“同是眼前流水,昔日,先師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而圣人老聃卻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二圣俱為開創一家傳承源流的圣賢,在那時借一景喻道,然則所悟、所成卻大有不同。”
了真和尚微微頷首,雖然他更傾向的是佛家,但也曾學過儒道之術,此刻聽得葉凝所言,回憶著那兩位圣人的成就,卻也不由發聲感慨: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賢之風,山高水長。我雖非道家,儒家之人,但上古圣賢之風,確實讓我等后輩求道之人敬服,實是心向往之!”
“道不同,所聞所悟所成自然不同。既不同,故不相為謀,和尚以為然否?”
了真和尚沉吟了一會,方才緩緩開口說道:“道在萬千,我取其一,君得其一,此二者看似不同,實則均在道內也。”
“大和尚,你這些廢話少和我說,我不感興趣,你若是覺得自己一張口燦蓮花之術修煉到了巔峰的話,可以去說服我樓觀道主,他同意的話,我自然不能拒絕。”
“除此之外,你若想說服我,得先戰勝我的劍!”
葉凝笑了笑,他的手已經落在了劍上,佛門的口燦蓮花以及臉皮之厚,他此刻也算是見識過了,沒必要再這么繼續玄之又玄的扯下去了。
二者剛才的問答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則是表明了兩人的態度。
葉凝以道不同不相為謀問之,其一暗指自己和了真已經沒必要再交流了,再這么說下去,天都亮了,兩人也不可能說服另一方的。
其二則是——既然雙方已經不相為謀,那了真和尚在此作甚?不如退去或者直接動手!
道不同不相為謀,而了真的回答則是說,道有萬千,一切均在道內,也就是說兩人看似三觀不符,其實都還是在“道”內,還是可以合作的……
二者所論之道,拋開一切玄之又玄的言談,其實很簡單,葉凝的意思相當粗暴,總結起來就四個字:不結盟,滾。
了真和尚的意思則是:大家看似各執一端,實際上所執之物均為一物,還是可以結盟的。
而葉凝最后的話語之意,卻是直接用暴力掀翻棋盤,結束了這個話題。
道為何?道家說:無為即可見道。儒家說:道為仁義禮智信。佛家說;萬物皆可成佛,萬物皆可成道。法家說:建制立法方為道……
諸子百家,每家都有自身之道。道到底是什么?眾說紛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了真和葉凝哪怕在這里論上七天七夜,恐怕未必都能論出一個統一的說法。
“阿彌陀佛!青玄小友既然有如此之言,想來是已知大道,不知貧僧可否一見?”
了真和尚再度雙手合十,面態莊嚴的輕輕誦了一聲佛號。
當那簡簡單單的阿彌陀佛四字出口之后。他那干瘦的身軀,此刻卻像是突然吹了氣般變得龐大了起來,周身更似有著金屬色澤流淌,似乎一下子變成了佛門之中的護法金剛!
葉凝笑了笑,心中對此并不是很在意,他很清楚對方那看上去的金剛不壞之身,實際上只不過是通過一些特殊功法和幻術相結合方才令他產生的錯覺。
當下他雙手穿插交錯,作出一道道手訣,如穿花蝴蝶一般變化無窮,與此同時,他更是在口中輕喝道:“兵!”
話音剛落,他的雙手已然合攏,結出了一個玄妙的印訣,令得了真和尚長長的白眉微微一挑,他竟似聽到了一陣龍吟虎嘯之聲從葉凝身上傳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业县|
上杭县|
顺昌县|
龙岩市|
丹寨县|
东方市|
介休市|
平邑县|
阿拉善盟|
商南县|
长岭县|
靖西县|
甘肃省|
育儿|
南京市|
电白县|
岫岩|
涿鹿县|
定陶县|
贵州省|
洪洞县|
沂水县|
汨罗市|
金秀|
汾阳市|
泗洪县|
都昌县|
肇庆市|
平远县|
色达县|
庄浪县|
清涧县|
东莞市|
南乐县|
安庆市|
阜平县|
祁门县|
额敏县|
朔州市|
龙里县|
蒲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