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群中的子啟,心中暗嘆,果然紂王早已計劃好一切。 激將法用的如此水到渠成,自己落入陷阱。 這等激將法一出,武將必定死戰(zhàn),歷數(shù)夏商,還沒有哪個君王不戰(zhàn)而逃,就是那夏桀,也是力戰(zhàn)不敵后才逃亡。 可子啟仍舊很堅定。 逆天而行,終歸會失敗的。 崇黑虎以及城外叛軍,不過是掩飾。 自己與雷開等人手中在朝歌城內(nèi)的兵馬,才是真正殺招。 只要紂王誤以為叛軍只在城外,將兵馬分散到朝歌四門,王宮守備必然空虛。 到時候,便能一舉攻下王宮。 擒賊先擒王。 而后諸侯抵達(dá)朝歌,自己已經(jīng)除掉了紂王。 到時候拿出先王遺詔,便能名正言順坐上王位,想來也有不少對天命之論感到反感的諸侯贊同自己。 子啟在心中嘆了口氣,自己這個弟弟,雖有計謀,但真的是太理想化太天真了。 他又怎么不知道天命與王權(quán)對立?可想讓王權(quán)大于天命,絕不是一朝之功。 如果是一個手段激進(jìn)的君王,倒是有可能做到,可紂王.... 已經(jīng)到這種地步了,明明知道線索,卻不上府邸抓人,只是以烽火將賊人逼出。 即使有造反的想法,只要沒有實(shí)施,就留有余地。 紂王太天真太仁慈了啊!這可是反賊啊! 以為這樣,賊人就會感恩戴德,不再起反心嗎? 子啟暗中搖頭。 太過善良又是個理想主義,這樣的君王根本無法成事。 上首的子受看著群情激憤的武將們,有點(diǎn)懵。 別死戰(zhàn)啊! 別人造反是為了什么?不就是推翻我嗎? 推翻我,不就是對我不滿,覺得我是個昏君嗎! 大家一起跑路,將士不用戰(zhàn)死沙場,反賊造反成功,自己又賺了昏庸值,這不是一箭三雕嗎! 可.... 望著憤慨的武將們,子受覺得自己根本阻止不了他們。 不過他還有辦法。 如果戰(zhàn)敗了呢? 戰(zhàn)敗了不就可以名正言順一起跑路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