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文藝之路!-《影帝重回十八歲》
第(2/3)頁
看著影片灰暗基調(diào),你也用這個調(diào)調(diào),但你并不明白人家為什么要在這里用這個調(diào)調(diào),反正管他三七二十一,打開攝像機就是干。
藝術(shù)圈也差不多,寫實之外的其他畫派,除了幾個大師的作品,其他大部分都是沽名釣譽和炒作。
梵高的《星空》,如果單看印刷品,當(dāng)然覺得就那回事,但如果能看到真跡,那油彩的筆觸、斑斕的色塊堆疊,視覺沖擊力極強,就像《滕王閣序》,很多人也說不出他哪兒好,又引用了哪些經(jīng)典,但聽著、讀著就是特別帶感,有種喝了好酒的酣暢淋漓。
好的文藝片,是有故事主線的,而不是亂七八糟,就像《霸王別姬》、《花樣年華》,以及湯姆的《阿甘正傳》,霓虹國的《京都物語》等等。
好的文藝片,主人公的苦難是有揭示和啟發(fā)意義的,再不濟也是在抨擊一些事物,而不是為了苦難而苦難。
追逐獎項不是什么壞事,但東施效顰,還譏諷嘲笑說他不好的人都是看不懂,那就是盲目,是掩耳盜鈴:“我不聽我不聽,你不要再念經(jīng)!”
跟文藝片的追逐獎項類似,未來一窩蜂的拍青春片,就是逐利了。
未來,大眾將文藝片狹隘的定義為票房低、明星少、制作粗糙、節(jié)奏沉悶,專供海外電影節(jié),這樣的“固有印象”,讓大眾和文藝片漸行漸遠(yuǎn)。
但怪誰呢?
肯定不怪觀眾,更不可能怪他們看不懂。
八十年代末,勝利藝術(shù)電影院獨家上映《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不是廖帆那部,那時的觀影盛況,跟未來人們對文藝片的印象大相徑庭。
影院443個座位連續(xù)3個月常常爆滿,到最后售票處不得不拉起鐵柵欄分流觀眾。
就算是未來,劉杰執(zhí)導(dǎo)、11年上映的《碧羅雪山》,這部最初壓根兒沒準(zhǔn)備公映的電影,在京城新建的moma藝術(shù)中心放映了整整一年半時間,且往往一票難求。
而且跟《那山那人那狗》相似的是,它也只在這一家影院放映,評價也差不多——沒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刻意夸張的表演,用非常樸素的手法,以冷靜、凝練的鏡頭,記錄下青山綠水間發(fā)生的故事。
因為這部電影對白幾乎都是傈僳語,即使是一部華夏電影,但觀眾也只能看字幕,這跟寧遠(yuǎn)他們的電影在霓虹國上映也差不多。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源县|
来宾市|
农安县|
嘉鱼县|
仙桃市|
洪洞县|
桃园市|
湟源县|
马尔康县|
湖北省|
舒兰市|
岳阳市|
湘西|
从化市|
大石桥市|
景泰县|
政和县|
尖扎县|
辉南县|
鲁甸县|
廊坊市|
什邡市|
略阳县|
丰台区|
桐乡市|
湖南省|
乐安县|
罗定市|
施甸县|
翁牛特旗|
连城县|
舒城县|
竹溪县|
武宁县|
清河县|
新郑市|
晋江市|
翁源县|
灯塔市|
万山特区|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