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軒寧:二哥說得不錯,投入肯定不小。但是前景也很廣闊,發(fā)達國家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達到40左右,或者以上。而我國現(xiàn)在受過高等教育人口的占比雖然還很低,但是我們的人口基數(shù)大,哪怕是5,也有幾千萬人。國家也對教育非常重視,每年都在擴招,未來將會逐步提高受過高等教育人口的占比。現(xiàn)在的,有過高等教育或者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占比很高。 吳迪給哥幾個每人派了根煙,李軒寧點上后又繼續(xù)說:像魔都大學生論壇,絕大多數(shù)的用戶,都是在讀的大學生,畢竟它才創(chuàng)建2年。那么還有很多歷年的畢業(yè)生并沒有成為論壇的用戶。這是它的局限性。門戶好,論壇也好,其實一切商業(yè)都是圍繞著用戶,誰的用戶基數(shù)越大,就越有可能盈利。比如盈利點之一廣告,用戶越多,流量越大,那么這個廣告收費肯定越高。又比如戲,玩的用戶越多,點卡也就賣得越多,只有到了一定的量以上,才可能盈利。不然都不夠運營成本的支出。 吳迪說:總結下來,那就是要量大。就像這香煙,平均一包賺5毛錢,平均每人每日一包,1億人就得賺5000萬,一個月就是15億,一年下來就是300億。 李軒寧點了點頭說:就是這個道理。那么怎么發(fā)展用戶就是關鍵了。首先就是格局,不能局限于一地,必須得全國性,這樣受眾面才廣。如果能面向全世界,那更好。 張林偉:那必須得是做全國性的。 李軒寧又說:接著下來就是內容,像魔都大學生論壇,活躍的用戶基本就是在校大學生,在論壇上極少見到已經畢業(yè)了的學長學姐吧? 吳迪說:少,偶爾見到一些2000年2001年畢業(yè)的。 李軒寧又說:這說明啥,說明用戶的粘度還是不夠強。大家想想,等咱們畢業(yè)了,還會不會再上這個論壇?即使上,是不是還會經常上呢? 王科原:畢業(yè)后,估計就上得少了,到時論壇上的內容與咱們就沒多大關系了。除非想泡校花小學妹。 吳迪:二弟這貨就想著泡妞了,但像你這樣的y才很少的。 李軒寧:那么大學生論壇只能作為其中的內容之一,還得靠其他的內容來吸引住用戶。比如建立一個校友錄,細分下來以系班級為單位,這樣能方便校友間的聯(lián)系。也能吸引以往的畢業(yè)生。 張林偉:校友錄是不是也可以把以前小學中學高中也列入其中? 李軒寧笑著說:對頭,一個新用戶在填寫注冊資料時,就有這樣的內容欄,可以從幼兒園到大學。一旦填寫了這些內容后,系統(tǒng)將會提示他,可以加入相應的班級里和老同學們相聚。 王科原:那要是有的人瞎填,比如我填復旦大學的某某專業(yè)某某班級,然后加到那個班級里去,這樣會不會產生混亂? 李軒寧:可以設定每個班級有一個管理者,這個管理者必須實名認證,確實是該班級的同學,那么申請加入該班級的同學,就得經過他同意后,才可以加入。 吳迪:要是這個管理者很忙或者因為別的緣故,一年半載的都上不了不是耽誤事兒嗎? 李軒寧:一,可以經管理者設定幾個管理人員,這些管理人員有審核權限。二,其他的同學,可以通過實名認證再向系統(tǒng)申請一名管理者。 張林偉:這樣應該是沒問題了。 李軒寧又說:二哥不是最關心校花榜嘛,可以設置一個相冊功能,給用戶上傳照片。這樣是不是可以增加用戶間的交流。還有,現(xiàn)在不是很多同學都想去兼職嗎?比如模特啊車模啊促銷員什么的,如果這名同學自身條件很優(yōu)秀,是不是可以給她提供更多的機會。而也方便了需要用人的單位。 說到這,還得引申出一個功能,或者版塊,招聘,用戶可以申請求職,用人單位可以發(fā)布招人。為平臺,參與雙方都必須實名認證。可以一定程度上給予雙方保障。無論用戶還是用人單位,那么他面對的群體再不是單一的地區(qū)性的,而是全國性的。 王科原:這就有點意思了,面對的用戶范圍將會大大增加,都不止是大學生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