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大明強有力的支援之下,反哈布斯堡同盟還有哈布斯堡同盟的軍隊都得到了很大的增強,尤其是軍事物資,更是準備比歷史上的1636年時期強大了。 于是雙方看著自己變強了許多的軍隊,都覺得自己已經(jīng)達到了歷史的巔峰,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反正就是覺得自己怎么變得這么強大,強大到足可以捅破天地,甚至能夠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不得不說實力提升的錯覺真的可以讓人陷入思想的誤區(qū),國家是這樣,人也是如此。 唯有我大明在這場雙邊貿(mào)易中得到了十足的好處。 法蘭西購買了大量的戰(zhàn)略物資,他們用關稅作為抵押,還同意大明的商品隨意地進入法蘭西銷售。 自此一來,法蘭西的商業(yè)逐漸地在被大明侵蝕。 從大明而來的棉布,糧食還有食鹽各種生活用品等等小玩意,迅速地占據(jù)了法蘭西市場的半步江山。 誰不知道來自大明的棉布質(zhì)地細密,手感很好,穿著暖和,而且質(zhì)量比本土產(chǎn)的高出了好大一截,最重要的是便宜啊,是真的便宜,只要本土價格的三分之一。 你說你怎么選擇,你說你購買本土的粗布還是購買大明的精美棉布。 普通百姓可不管你什么情懷,他們要的就是一個字,便宜,便宜壓倒一切,更何況大明的棉布又比本土的質(zhì)量更好呢。 于是大明的棉布在短短的半年時間便向法蘭西出口了上千萬大明一兩元。 甚至是法蘭西的軍隊都已經(jīng)摒棄本土的粗布了,來自法蘭西軍隊的采購商,指定要求必須使用來自大明的棉布,因為軍隊之中的那些貴族軍官還有士兵們,都覺得來自大明的棉布質(zhì)量好,他們穿著方便行動,而且因為質(zhì)量好,在軍事訓練的時候也能夠做到一點防護的效果。 于是在軍隊之中,法蘭西本土的粗布頓時就消失不見了,軍隊的人領到了新軍裝喜笑顏開,法蘭西的那些粗布商人可就哭的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了。 更是騷操作的是,路易十三頒布了一道法令,要求整個法蘭西的乃是官員們都要使用來自大明的棉布制作軍服禮服等等制服,這樣才能昭顯他們法蘭西的精神面貌。 畢竟以前那種本土的粗布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了,來自大的棉布輕薄而且染色鮮艷,看上去效果可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