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整個上午,張帆就來了一位病人。 中醫(yī)就是這么現(xiàn)實,雖然自己醫(yī)術高超,但是名氣不足,卻定到專家級別的掛號費,大多數的人都是不買賬的。 不過張帆并不擔心,酒香不怕巷子深,等他的口碑慢慢打出去,名氣起來之后,掛他號的人,說不定都排成隊。 中午,跟老爸還有姜良鐸小孫他們一起在旁邊的餐館吃飯。 “今天第一天營業(yè),看病的人還是不少的,看起來你的醫(yī)館經營下去,完全沒有問題。” 姜良鐸雖然沒有開過醫(yī)館,但是他也知道,開醫(yī)館就像做生意,不賺錢最終的結果就是倒閉。 “只要能發(fā)的起工資,醫(yī)館就得開下去。” 張景碩打算把醫(yī)館一直傳承下去呢,反正不需要交房租,最多就不賺錢而已。 “明天老周也會過來坐診,趁著我們還有點名氣,給你醫(yī)館多帶點人氣。” 姜良鐸說這話的時候,回頭看了一眼張帆。 “說真的姜老,真的是太感謝您了,我就說等忙過了這幾天,一定要好好請您跟周老吃個飯呢。” “飯吃不吃的都無所謂,就是……張帆那個針灸……” 張帆正在吃菜,聽到姜老的話,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 他們兩個老中醫(yī),能來張氏醫(yī)館坐診,還不是看上自己望診以及針灸方面的實力? “姜老,您看這樣行不行,我這幾天把自己腦子里的知識總結總結,寫一本中醫(yī)理論方面的書籍,到時候那給您看看?” 隨著張帆學習的中醫(yī)知識越來越多,他的中醫(yī)理論也跟著升級了。 升級帶來的知識融合,已經在他腦海中建立起了初級的中醫(yī)知識理論架構。 他本來是想把這些理論寫成書的,不過一直沒有抽出時間。 “真的啊,那真是太好了!” 姜良鐸眼睛發(fā)亮,張帆望診跟針灸出神入化,絕對自稱體系,如果他真能把整個體系整理成書,對整個中醫(yī),將會有巨大的推進作用。 同時旁邊的小孫也是心跳加速,張氏醫(yī)館開業(yè),他也是忙里忙外的,如果張帆寫的書能讓他看一看,幫再多的忙,也都值了。 …… 下午,張帆不用坐診。 他已經答應了何家,今天要去何家給他們家的老爺子看病。 何家人挺準時的,一點鐘的時候,就有人專門過來接張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