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科林又打了一次勝仗,他有理由高興,因為這是面對一個新的國家,意味著他這個英國軍官又擊敗了一個國家的軍隊。 哈拉爾高興不起來,首先這場仗是打贏了,但從一開始都就不認為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他的誤判帶來了這次戰(zhàn)爭,其次他幾個朋友死在了這里,最重要的是,船還出現(xiàn)了問題。 昨夜,船先是受到了火燒,雖然沒有造成整體的大火,可是南邊的船體被火藥炙烤,最后浸水,竟然開裂了多處,最致命的是那次爆炸。因為漁民埋的炸藥就在船底,底下是沙灘,上面就是船底,而且比較接近龍骨,由于有地面反射能量,導致出現(xiàn)了爆破效應,船體承受了爆炸的大半能力,不但在船底炸開了一個洞,而且有可能傷及龍骨,龍骨如果出現(xiàn)損傷,意味著一艘船幾乎報廢。 一個船長報廢了自己的船,比士兵丟失了武器還要恥辱,西方海洋文化中,可是有船長與船同亡的傳統(tǒng)的。 這讓哈拉爾感到萬分的恥辱,最恥辱的是,他還活著。所以他戰(zhàn)后一直一言不發(fā),情緒十分低落。 周瑯的心情好不到哪里去,但事已至此,他極為務實的性格反而讓他不再糾結(jié)于損失,他甚至能輕松的拍拍哈拉爾的肩膀。 “中國有句古話,禍兮福所倚,這也不一定是壞事。” 哈拉爾完全無法理解這種道理,西方人的意識中,壞事就是壞事,好事就是好事,周瑯的道理聽起來更像是狡辯,但他心里依然好受了不少,畢竟怎么看,周瑯更應該感到沮喪,這可是他的船。 “叫上科林,我們?nèi)弻從菐讉€清兵!” 周瑯稍顯命令的口吻,哈拉爾并沒有反駁,不知不覺間,他跟周瑯之間分庭抗禮的心理瓦解了。 說是共同審訊,不如說是周瑯訊問,同時充當翻譯。在需要問專業(yè)問題的時候,咨詢一下哈拉爾和科林。 出于穩(wěn)妥起見,他們對俘虜進行了單獨問詢,幾乎問的都是一樣的問題,而且得到的答案也基本一致,因此審訊過四個俘虜之后,就沒有必要繼續(xù)問下去了。 “現(xiàn)在大家基本上知道了我們的處境。都說一說看法吧。” 周瑯一副總經(jīng)理主持會議的做派。 哈拉爾嘆了口氣:“我們的船情況不好,船底破了一個洞,船身多處裂縫,龍骨也有可能受損。這都怪我——” 周瑯擺擺手:“不說這個了,一個小小的挫折而已,不值一提。我們是一個團隊,所以努力的方向也應該是一個,現(xiàn)在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團結(jié)起來擺脫目前的困境。哈拉爾,你能告訴我我們什么時候能起航?” 哈拉爾道:“如果龍骨沒有受損的話,至少也需要一個月時間,如果龍骨受損嚴重,船有可能報廢。我愿意承擔——” 周瑯又打斷哈拉爾的自我批評。這種人,繼續(xù)說下去肯定是他們愿意負責,可他一個被人雇傭的船長能負什么責,最多就是引咎辭職,這個關(guān)頭他辭職沒半毛錢好處。 周瑯轉(zhuǎn)向科林:“勛爵,你有什么想法?” 科林的心態(tài)比較輕松:“我覺得情況沒有那么嚴重。中國人的戰(zhàn)斗力大家也都看到了,不是?” 顯然經(jīng)過一次戰(zhàn)斗,讓科林徹底看不起滿清士兵的戰(zhàn)斗力了。 周瑯道:“繼續(xù)。” 科林聳肩:“很顯然,我不認為他們還有勇氣繼續(xù)來攻擊我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