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占領左營-《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3/3)頁
周瑯并沒有去解讀這其中的味道,他只是十分驚訝,從科林帶人攀上城墻,到他現在抵達城樓揮舞旗幟,這過程中難道沒人阻擋他們?但凡有一點阻礙,也不能這么快啊。
這么一想,他確實沒聽到有槍聲,炮聲緩慢,不可能完全遮掩槍聲,也就是說科林可能真的沒有遇到戰斗。
指揮開炮的哈拉爾此時也停止了炮擊,他也不明所以,只是看到城頭上冒出圣喬治旗,知道科林他們到了城頭,因此不敢開炮,怕誤傷。至于接下來怎么辦,他也不知道,因為科林沒有告訴他。
他立刻來找周瑯,詢問意見。
周瑯剛想說派兩個人近距離看看,跟城墻上的科林聯絡呢,突然城門就開了,就看到幾個雇傭兵走了出來,接著吊橋也放了下來。
他們是真的拿下了城頭,同樣是一槍沒放。
整個戰斗過程中,對方就開了一炮,然后就沒有任何戰斗,就丟失了城門。
豈止是城門啊,周瑯跟隨大部隊一起進入城門后才發現,是整座城都丟失了。
這時候周瑯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原來城墻上的清軍開了一炮后,很快就逃跑了。為什么逃跑誰也說不清楚,這一炮還炸膛了,科林以為是對方看到自己迂回到了城墻那邊,所以知道抵擋不住,明智的選擇了撤退。哈拉爾感覺是自己的大炮嚇跑了對方。
周瑯則是驚詫的不知道該怎么想了,就開了一炮,還炸膛了!清軍炮兵得有多操蛋!
其實如果清軍的武備松弛的不是這么離譜的話,四座城門上各有兩門炮,就足以嚇退林爽文起義時候的天地會烏合之眾了。歷史上還有更離譜的記載,海盜蔡牽直接帶人去進攻清軍水師的汛地,奪取十多門大炮而歸,時候調查對方的大炮竟然是埋在土里的。因為當地士兵不愿意保養,同時平時也不出現在汛地,而是在別處做營生。
現在科林帶人進攻了廢棄的縣城,對方的大炮炸膛至少還在。
站在城頭上,科林拿著望遠鏡俯瞰全城,也觀察附近的地形。
放下望遠鏡就感嘆:“這真的是一個好地方,我想我們應該能守很長時間?!?
左營當然是一個好地方,東邊是一個湖泊,名叫蓮池潭,北邊是有座半屏山,南邊是打鼓山,東邊是大海,地理上就是一個好位置。具體地形更為險要,有人為半屏山做過一首詩,“陡然拔地起,半擘凌芳洲。翠色空霄漢,嵐光銷綠疇。鳥道晴峰拱,云帆碧海收。影入蓮潭水,千年勝蹟留”,且不說文人詩作多少帶有夸張風氣,半屏山并沒有詩中描寫的那么險要,可有一點很重要,詩中有句“影入蓮潭水”,卻很切實的描述了一個現實,那就是連水潭直接跟北邊的半屏山相連。
半屏山最南邊的一座山峰,被叫做龜山,而城南打鼓山最北邊也有一座山峰,叫做蛇山。因此鳳山縣志中將龜蛇二山稱作左營的兩肩,這兩座山十分有利,因為從打鼓山往北必須蜿蜒而下經過蛇山,也因為勢若長蛇,最后這道山才有蛇山的稱謂,是從南進入左營的必經之地。
因此左營就是這樣一種地利,東邊有蓮池潭作為依仗,西邊直面大海,大海上還有一處處瀉湖沙洲阻隔,北邊是龜山,南邊是蛇山,將這個地方拱衛了起來,從外面打進來很不容易。
周瑯當然不知道軍事上的地利因素,其實他現在看到這些風景,他也并不清楚要如何利用這些地利。但不妨礙周瑯知道這個地方的價值,因為周瑯知道這個地方最早是鄭成功駐兵的地方,滿清占了臺灣后又選擇這里作為鳳山縣這個土著很多的地方的縣城,這些都不是沒有道理的。
周瑯確實沒什么軍事經驗,可鄭成功有啊,打下臺灣的施瑯有啊。而且中國的城池,跟西方不同,更多是選擇易守難攻的地方,而不像西方更多可能是建立在交通便利有利交通的地方。
所以周瑯才說服科林來占領左營城。他告訴科林說,如果放任左營不管,那么清軍就有可能利用這里作為進攻沙灘上??康臇|方曙光號的基地。如果占領了這里,就等于保衛了他們的船只安全,這樣才可以放心的去維修損傷。
用這樣的理由來說服科林確實費了很大功夫,但一切都附和邏輯,科林最后是十分不情愿的答應采取這次軍事行動,還抱怨周瑯太過緊張。
但事實真是如此,真是周瑯太過謹慎了嗎??屏忠恢辈惶敢膺M行軍事行動,難道是英國這個海盜國家的軍官真的對在異國他鄉采取軍事行動如此克制嗎?
倆人當然都有各自不能為人道的原因。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邻水|
台湾省|
安陆市|
柳江县|
左权县|
突泉县|
安化县|
九江县|
蓬溪县|
罗城|
抚远县|
洛川县|
波密县|
大英县|
乐陵市|
中宁县|
湟源县|
六枝特区|
威信县|
宜章县|
北宁市|
古蔺县|
金秀|
林芝县|
台东县|
琼海市|
隆德县|
灵川县|
元氏县|
商城县|
仁怀市|
平陆县|
醴陵市|
苗栗县|
江山市|
酉阳|
商洛市|
赫章县|
汾阳市|
威宁|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