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時候周瑯本以為科林會命令士兵沖鋒,直接拿下清軍陣地,可沒想到他卻是讓士兵向前推進。 過程中一直沒有受到清軍的攻擊,一直到推進到對方陣地一里左右,科林命令停止前進,然后繼續(xù)上一輪的表演,還是炮兵壓前,有條不紊的構筑臨時陣地,接著開始炮擊。 清軍的大炮始終沒有響起來,不由讓人懷疑對方的大炮是不是在剛才那一輪炮戰(zhàn)中,就被摧毀了。 但此時周瑯依然認為位于八十米左右高度上的清軍陣地不是容易打下來的,陣地外有勢頭修筑的寨墻,即便剛才雇傭兵開花彈的攻擊,也沒能摧毀這些石墻,顯然不是粗制濫造,那么堅守其中的清軍,將始終占據有利地勢,而且他們的防御工事沒有被摧毀,里面的士兵一定得到了保護,炮擊并不能大量殺傷他們。況且根據周瑯剛剛向科林的詢問,他了解到炮擊并不是最主要的殺傷手段,其實殺傷效果最大的還是步槍,而步槍殺傷最多的,還不是子彈的設計,令人驚奇的是,科林很確信死在刺刀下的敵人永遠比死在子彈下的多。 周瑯不知道的是,直到線膛步槍大規(guī)模裝備之前,滑膛槍的準確率都十分有限,所以才出現(xiàn)了排隊槍斃的戰(zhàn)術,雙方排成兩條線性陣列,然后在近距離互相射擊幾輪之后,然后發(fā)起沖擊,事實上最后是靠白刃戰(zhàn)解決戰(zhàn)斗,射擊并不能摧毀對方,除非雙方兵力差距很大。第一次子彈的殺傷大于刺刀的戰(zhàn)爭,其實是發(fā)生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當時雙方都已經裝備了線膛步槍,可依然沿用的是陳舊的滑膛槍時代的戰(zhàn)術,結果造成很多戰(zhàn)斗,在雙方發(fā)起沖鋒之前,子彈就消滅了超過一半的敵人。 這一次的炮擊依然持續(xù)了一個多小時,同樣打光了大概三分之一的炮彈,但這時候科林依然沒有讓士兵直接沖鋒,而是繼續(xù)命令向前推進。 這一次推進到了距離清軍陣地兩三百米的距離,繼續(xù)構筑工事,然后發(fā)起炮擊。 周瑯開始懷疑科林是不是真的打算依靠大炮打敗對手,不一樣的是,這一次的炮擊開始大量使用實心彈,清軍的寨墻在實心炮彈更近距離的轟擊下,開始出現(xiàn)了多處垮塌,但依然沒有整體被摧毀,依然保持著有效的防御力,周瑯覺得使用步兵從下往上的佯攻,肯定會遭到重大損傷。 果然科林開始整隊了,由于大量雇傭兵被集中起來,導致大炮不能全力開火,最終只有四門大炮還在繼續(xù)工作,每門大炮有四個雇傭兵操作。華人雇傭兵也被集合起來,在指揮他們的雇傭兵軍官的帶領下,通過簡單的軍事口令開始排列隊形。 三百個華人士兵分成了三個方隊,中間和兩翼各一個,互相之間的距離大概五十米,沒個方隊為三排,人人都上著刺刀。 周瑯和他帶領的六十多個南洋連隊并沒有被要求參與集結,但周瑯還是命令這些人在位于大部隊后方排成了一個方陣,也是三排橫隊,上了刺刀??芍墁槻⒉皇谴蛩汶S時去戰(zhàn)斗,而是打算隨時制造混亂,他的目的是等科林的進攻正處于焦灼的節(jié)骨眼上,喊上一嗓子,然后大家一起跑,他相信那三百個城里地痞閑人組成的士兵不可能有什么軍紀,肯定會立刻混亂,跟著一起跑,到時候科林必敗無疑。歷史教科書中不就有無數這樣的案例嗎,什么淝水之戰(zhàn),不都是因為內奸制造混亂,最后導致大潰敗的嗎。 但是周瑯遠遠的看著,卻發(fā)現(xiàn)科林一直沒有命令進攻,反而在軍官們整理好華人士兵的隊形之后,所有的雇傭兵開始集結,除了十六個炮兵之外,其他四十多個雇傭兵排成了一個單獨的方陣,就位于所有人之前。 很快科林的的正式進攻就開始了,發(fā)起進攻的竟然就只有這四十多個人,其他三百多人就那么一直站在原地,支援科林的就只有四門大炮,而且也在他們向前沖了兩百米之后,全部停了下來。 周瑯就靜靜看著這四十來個人,先是排成隊列,緩慢的向前推進,到了距離對方陣地一百米左右的時候,清軍開始還擊,主要是用弓箭還擊,科林的士兵則以三段射擊還擊,這些雇傭兵確實精銳,竟然可以一邊向前齊步走,一邊不斷的裝填射擊,還能保持基本的隊形不亂,他們拿著高額傭金不是沒有道理的,軍事技能到了他們這種層次,就跟工匠做到了老師傅級別一樣。 僅僅四十多個雇傭兵,用的還是準確度很低的滑膛槍,竟然就壓制了依托石質陣地射箭的清軍弓兵,等他們推進到四五十米左右的時候,已經沒有人冒頭射箭了,而此時雙方的殺傷竟然是零,看不清雇傭兵給清軍帶來多少殺傷,反正四十多個雇傭兵全都沒有受到創(chuàng)傷,連拿著軍刀,一直大踏步走在前方的科林,都完好無損的樣子。 這時候,突然科林回頭向側身后的雇傭兵們高喊一聲,然后他帶頭發(fā)起了沖鋒,四十多個雇傭兵同時跟進,幾十個人的吶喊聲,竟然有些震撼人心,震撼的不是他們的音量,而是迸發(fā)出來的勇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