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萬人去廣州,不是去打廣州城的,而是控制珠江航道,主要目的就是本著虎門的,只要控制了虎門,廣州貿易也就被周瑯控制了。 虎門是進出廣州的必經之地,而且易守難攻,多出航道兩岸都是山,布置大炮就能封鎖整條航道,正是因為廣州最方便控制,所以一口通商的時候,乾隆才會選擇廣州,而不是寧波或者其他地方。 朱珪的麻煩終于來了,不但惹來了周瑯,而且一直對他很忌憚的大清第一權臣和珅,終于扣動了射向朱珪背景的武器扳機。 和珅正式向皇帝彈劾朱珪怯戰,縱賊,虐民三大罪狀。賊寇兵臨廣州城,朱珪坐擁大軍數萬,卻不出戰剿賊,是為怯戰;賊匪橫行珠江,朱珪不調水師攔截,是為縱賊;反倒在廣州禁絕貿易,不顧小民死活,是為虐民! 向皇帝彈劾朱珪,只是走一個程序,和珅很清楚,這件事上乾隆這個太上皇才有決定權,而他有信心乾隆會支持他,因為他已經先跟乾隆匯報過了。 嘉慶皇帝也很清楚這件事誰有決定權,因為乾隆退位前下過旨意,府道以上官員的任免還是由太上皇指導處理,朱珪可是一個總督,嘉慶無權決定。盡管他很想當場駁回和珅的彈劾,因為朱珪是他的恩師,可他不敢,他只表示需要向太上皇請示,姿態放的很低。 嘉慶去向乾隆請示的結果就是,乾隆希望把朱珪從兩廣調走,降級調任安徽巡撫。嘉慶心里很痛苦,但卻不敢反駁,只能稱贊太上皇英明,然后親自擬圣旨給他的師傅,圣旨上沾了不少淚滴。 和珅贏了。歷史上和珅也是成功將朱珪降級,不過當時彈劾的罪名是不作為,由于閩浙海域常年海寇出沒,和珅將其歸咎于朱珪不肯在廣東攔住海寇,這就真是莫須有了。 但此時,和珅真的沒想過要斗倒朱珪,因為和珅近來事兒實在是太多了,閩浙倡亂,乾隆震怒,和珅負責總管糧草督運、軍餉籌措一應事宜,忙的是焦頭爛額,還真沒心情給朱珪使絆子。 另外廣州的事情和珅也知道了,并沒有像周瑯認為那樣,只要他去給朱珪制造了麻煩,和珅就會抓住機會打擊朱珪。恰恰相反,得知福建逆匪周瑯流竄到廣州,和珅巴不得朱珪留在廣州呢。 周瑯去了廣州,廣州就成了一個燙手的地方,這時候斗倒了朱珪,也沒人愿意去做兩廣總督。當然也就沒人愿意向和大人送禮,謀這個官缺了,對和珅來說,把這么重要的位置按照正常程序交給某人,那是非常浪費的。所以他并沒有因為朱珪在廣州遇到的麻煩,想過要借機把朱珪趕走。 可朱珪偏偏碰了和珅的禁臠,就不由得和珅百忙之中也要出手動他。 朱珪觸犯到和珅的地方,正是他禁絕了廣州貿易,讓乾隆決定把他降職的,也是這個原因。 閩浙戰事僵持不下,前前后后已經花費了一千多萬兩銀子,兩江、湖廣一帶的軍隊都集結在了浙江,總兵力始終維持在三十萬上下,每天花出去海一般的銀子。 就連和珅都有些吃不消了。 和珅不敢跟乾隆抱怨,但他有辦法讓乾隆知道他的難處,他的難處,就是他的忠心,通過乾隆身邊的太監說他瘦了,通過一些皇帝身邊的權貴說和珅三過家門了,等等等等。 乾隆之所以寵和珅,就是因為和珅夠聰明,而且也有能力。和珅做內務府和戶部尚書之前,花錢大手大腳的乾隆,已經把國庫掏空了,內務府私庫更是多年入不敷出,讓乾隆十分苦惱,他富有天下,卻沒銀子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