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各種跡象都讓大家覺得滿清的路要走到頭了,所有人都覺得是時候給自己某條出路了。 于是其中那些對自己判斷最堅定的,對建功立業(yè)充滿野心的,第一批走了出來,開始向周瑯投誠。 于是王輔茞發(fā)現(xiàn),地方上的豪強地主對他變得客氣了,許多人派人來給他送禮,希望給自家的子侄在官府中謀一個一官半職,之前就是王輔茞親自上門去請,也幾乎沒人愿意出來做官,現(xiàn)在福建官府各種缺員很多,而且大多數(shù)在職官吏,都是從臺灣調(diào)來,趕鴨子上架的年輕讀書子弟。 現(xiàn)在局勢突然一轉,讓王輔茞都有點不適應了。 但他不會錯過這個機會,馬上開始接收大批地主子弟進入官府。 同時那些過去在官府中做過事的,一大批舊吏員,也開始冒頭,主動投靠,王輔茞安排他們再次進入官府,而這次他們不再是胥吏,而是正官。 這不但是因為周瑯看不上舊制度,覺得胥吏地位雖然低,名聲雖然臭,但他們是具體做事的,是有真才實學的,那些只會讀書的當官的,弄不好會被這些人玩弄于股掌之間,所以周瑯一直希望能夠直接讓那些經(jīng)年的老吏直接出來做官。 王輔茞作為一個正經(jīng)讀書人,雖然沒有能考中科舉做官,可他跟所有讀書人一樣,對胥吏是比較鄙夷的的,但他架不住周瑯的態(tài)度,在當?shù)氐刂髯拥芎图榛侠糁g,周瑯堅持選擇胥吏。 王輔茞覺得,大概周瑯作為一個天地會分子和海寇身份,讓他不放心讀書人,所以更愿意用那些奸猾的老吏。不過任用這些老吏員,確實在極端的時間內(nèi),加強了官府對各地的掌控力。 但吏員只能在衙門里做事,王輔茞就大量將讀書子弟送入軍隊,希望給他們個一官半職,這也是地主們希望的,改天換地,有兵才是王道,此時跟著一個明主,可就是改變家族的命運,雖然有賭運氣的成分,但在福建,至少周瑯的贏面最大,賭周瑯,比賭其他人更靠譜。 但周瑯還是不同意直接給這些沒有任何經(jīng)驗的地主子弟官職,他要求這些人必須先完成半年的訓練,然后會任命他們?yōu)榛鶎榆姽伲劣谀懿荒苊摲f而出,就看他們的個人能力了。 這讓王輔茞很難給那些投靠他的地主交代,思前想后,他覺得唯有開科舉,才能一改目前的處境。開了科舉,就更像一個官府了,開了科舉,當官的就只能是讀書人了。 王輔茞覺得這個辦法很好,可他又被周瑯打擊了,周瑯對科舉十分贊同,但對于直接任命中舉的士子為官,卻不同意,表示只能給通過科舉的士子最基層的書吏職務,然后慢慢考察升遷。 周瑯不可能接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撞大運一般的用人方式,這就好比一個老板從大學畢業(yè)生中招募了一個員工,馬上就任命為副總裁,部門經(jīng)理,只是因為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好,一樣荒唐。 因此讓讀書人從最基層做起,慢慢積累執(zhí)政經(jīng)驗,等他們爬到高位的時候,就不至于缺乏經(jīng)驗,從而犯下各種幼稚的錯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