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件事不容易做,最難的在于得到當地商人的新任。 他們連清政府都不信任,怎么可能新任初來乍到的周瑯呢。 洋人倒是很積極,其實洋人普遍認同周瑯在福建的貿易政策,看好周瑯,否則膽小如鼠的葡萄牙人也不可能敢出兵了,萬一滿清打回來,他們不擔心報復? 不等周瑯去請,洋人自己都在想辦法跟周瑯談判,他們有的擔心周瑯跟過去的滿清官員一樣,很難打交道,希望盡快確定貿易規則。 現在滿清的官府被打破了,新的政府還沒有建立,那么貿易該怎么管理,洋人很關心。 周瑯告訴他們,會先按照福建模式,組建起海關衙門,之后的管理辦法會印刷成冊向各國商館發放。 制度肯定會改革,福建沿用的是從東港帶來的,東港早期的模式是周瑯跟荷蘭人一起商議出來的,但運作中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還是水土不服的原因,荷蘭的一些管理辦法,放在中國跟中國商業文化會起沖突。 所以現在占了商業最發達的廣州,周瑯覺得有必要總結經驗,進行改革。 可老外很積極,本地商人則避之惟恐不及。 周瑯專門派人去請他們,還是跟這些人都打過交道的魏連理,但就是沒一個肯出山的。 十三行商人確實在清政府的壟斷保護下,取得了壟斷性利潤,但這幾年實在是被官府勒索怕了,賺夠了錢的,早就想擺脫十三行的束縛,像潘家這樣的,可官府一直不讓,說他們家境殷實,豈能讓他們置之事外。 潘家其實很渴望轉化社會身份,他們家最優秀的人物,并不是現在的掌舵者潘有度,家族地位最高的是他的弟弟潘有為,因為潘有為考中了進士,還參與了四庫全書的編修,現在是滿清官員。 那些在十三行貿易中虧損的,更是不像趟這趟渾水了,以前給官府送禮都擺脫不了這個身份,現在傻子才會去繼續干這一行呢。 搶著頭皮上的也有,一群外行,艷羨十三行財富的小商人打破頭想擠進來,但周瑯覺得他們沒有足夠的經驗,沒有背景,對他重開貿易沒有幫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