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周全已經拉倒了,但沒人愿意坐以待斃,得知周瑯要北伐的消息后,憤怒也好,恐懼也罷,退敵才是最現實的,陳周全派來阻擋周瑯的是他的親信陳光輝。 陳光輝試圖以姻親關系,反清大義,江湖道義等等理由說服周瑯不要北上。 周瑯勸陳周全要認清現實,如果肯降的話,周瑯愿意高官厚祿報答他,甚至愿意派艦船送陳周全回臺灣去,讓他在哪里頤養天年,只要他能將浙南完完整整交給周瑯即可。 這種人是不可能說服的,不到最后一刻,是不會死心的,而且敢冒險,愿意冒險,熱衷于冒險,總覺得自己肯定還能贏回來,帶有典型的賭徒心態。 所以陳周全選擇頑抗,甚至他將臺州的軍隊往溫州撤,目的就是阻擋周瑯,在他看來,周瑯顯然比阮元要可怕。 只是周瑯并沒有將他當作對手,反而對阮元更加重視,倆人看對方的態度完全不對等。 周瑯見陳周全不肯投降,新年已過,立刻就展開了水路三路進兵。 一路從陸路翻越武夷山攻打江西,一路過分水關進入溫州府,另一路是水師北上,攻占了長江吳淞口,目的是為了阻擋阮元獲得長江上游地區的補給。 艦隊主力是廣東船匠打造的老閘船,后世曾國藩就是利用這種船,力壓太平天國水師,牢牢掌控長江的制江權的。現在周瑯提前了半個多世紀用這種船,自然也是碾壓清軍水師,占據吳淞口之后,留守了五千人防守,艦隊主力繼續沿江西進,打南京不現實,目的是占據防備空虛的九江一帶的河港,控制長江制江權。 三路大軍中,反而是陸路進攻江西的最為順利,因為這里的八旗兵抽調一空,綠營也沒什么精銳,兩江總督的督標綠營早就去了浙江,基本上是一群地方部隊,裝備最好的江西巡撫府標,在陳淮這種官員的帶領下,也沒有死戰的可能,巡撫不帶頭跑就不錯了。 結果兵不血刃一般,連續拿下各個州縣,建昌府、撫州府先后被占領,短短一個月,福建軍隊就直逼南昌府,此時陳淮竟然投降了,這還是首次有滿清高官投降,以前即便是一個縣令都很少投降。 陳淮不是一個好官,官聲很差,把地方治理的怨聲載道,但他投降了,周瑯就必須得接受,還必須優待他,這也算是這種人的一種能力了,他們總能做最對的選擇。 陳淮在江西賣官鬻爵多年,各縣地方官大多都是從他手里弄的烏紗帽,都是一丘之貉,見巡撫都投降了,他們就沒有什么理由堅持,結果整個江西,基本上傳檄而定,只有贛州知府不肯投降,一場大戰過后,也只是玉石俱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