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龍須溝的蛇頭肯定明白周軍要花錢進城干什么,但這關他什么事呢,這天下換了皇帝,他該過的日子還得過,誰不得替自己多考慮。 他表示愿意幫助周軍,但這價錢就不能按照之前一兩個人的價錢算,他要了個一口價,十萬兩,成就成,不成拉倒,少一分都不行。 十萬兩,簡直太劃算了,就是開價一百萬,周瑯恐怕都會答應。 只是這龍須溝的惡名,他是大有耳聞啊,不由得讓他聯想到了后世的印度神河,恒河,周瑯沒來由一陣惡心。 讓士兵去鉆這種溝渠,他覺得實在不齒。尤其是,即便進了龍須溝,也不過是外城,里邊住的都是普通百姓,要是滿清權貴不在乎,他們大可以放棄外城,退守內城,保護旗人和他們的皇帝。 但軍官很積極,這是難得的機會,炮擊了幾個月,城墻正面的城門樓倒塌了,城門甚至都炸碎了,城墻上的磚剝了一層,露出了里面的黃土,可是還是沒有垮塌,或許只需要一場雨,這黃土夯筑的城墻就會倒,可誰知道什么時候下雨呢,萬一下雨也沒沖垮怎么辦。 城里的清軍也不是傻子,城門炸碎后,發現他們早就用磚石把城門洞堵死了。城上小范圍的缺口他們都在不斷的修復,每每白天周軍在城外炮擊出了一兩道小口子,還是不能利用的城墻上部的小口子,夜里清軍就趁機搶修,第二天一看不是堆滿了磚石,就是堆滿了麻袋,甚至較大的缺口,他們還會用加了糯米的泥土再次夯實。 從水關進城是唯一的辦法,龍須溝雖然骯臟,但軍官表示,其他水關也不干凈。這些水關跟城外護城河的水溝通,水量充沛的元朝時期,還能當漕運通道,可到了清朝基本都成了城內的排污水道。 至于攻打不到內城的問題,軍官們認為,只要占領了外城,就是巨大的進步,對清軍的士氣打擊極為沉重。而且他們認為,內外城之間的城墻,肯定沒有外城城墻厚實,從外城進攻內城要比直接從東西北三面攻打內城城墻要容易一些。 也許軍官們只是出于一種榮譽考慮,他們不管內城外城,只要打進去了,誰就能得到一個第一個攻進北京城的美名,為此別說鉆臭水溝了,鉆糞池子都不在乎。 周瑯短暫的考慮了一下后,也同意了。 這種開放的缺陷,守城者,甚至城池的建造者肯定都想到了。因為根據偵查的結果,正規水關的防御也相對要強一些。城墻入水口處,都安放密集的鐵欞,擋不住流水進入,卻能阻擋人進出。別說戰時了,就是平時,每日都有巡查兵查看內鐵欞柵欄的狀況。還專門從城內設計了觀察孔。水關內外,還都設有板閘,一旦關閉,水都通不過更何況人了。如果沒有內賊幫忙,強攻跟攻城沒什么區別,空間還狹小,所以正常情況下,幾乎沒有從水關攻破城市的可能。 歷史上八國聯軍時期,偷入水關才有了成功案例,那一次是大白天偷過水關,根本就沒有士兵把守,反而是一群看熱鬧的老百姓,洋人還有閑暇拍照,記錄下了這一刻。但現在不是八國聯軍的時候,城內清軍顯然沒有廢到那種程度。 周瑯考慮,即便買下了正規水關,送進去的人少了,容易被清軍堵死。而龍須溝水關雖然也有防守,但這里是外城南城墻,距離內城距離最遠,加上龍須溝歷來骯臟,這里的防衛力量薄弱。把持龍須溝水關的,甚至都不是那些軍官,蛇頭根本就是當地一個地頭蛇,只是給了守軍一點好處,就自由放人出入,士兵也不聞不問。 有蛇頭掩護,占領龍須溝就要容易多了,然后內外夾攻拿下永定門,大軍只要進了城,就不怕清軍反抗了。 由于要進城,然后還要夾攻城門,所以作戰任務很重,在眾多軍官的爭搶中,這個“光榮”的任務被馬大雷搶到了,他將親自帶領帥營胸甲騎兵,棄馬入關,接著穿過天壇,從背后攻擊永定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