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非洲公司沿用了美洲公司的制度,海港周邊土地都歸公司管理,因此謝清高的營地跟旗人移民的營地不在一起,旗人往上游走了三十里扎營。八旗騎兵騎馬擴大搜索范圍,漢人留下修建營寨,牧民們防備可能的危險。 八旗兵不久就回來了,他們帶來了不太好的消息,說附近有昆侖奴部落,有大量牛羊,根據他們的觀察,這里的昆侖奴比黑龍江的索倫等游獵部族規模要大的多,他們發現了一個昆侖奴營地,至少有兩千多人。 對方實力強大就有可能爆發沖突,在對昆侖奴的戰斗力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貿然戰斗,十分危險。 之后的十多天里,他們都十分緊張,擔心昆侖奴會做出不友好的行為,可是直到最后幾天,才有黑人部落發現他們,隔河觀望了一陣后就走了。這時候他們的簡單營寨修建好了,周圍立起了五尺高的土墻,足夠把他們三千人的營地都保護起來。 陜甘士兵根據他們的本地傳統,把營寨叫做堡(念bu)子,由于他們這些西北漢子,從來沒有見過黑人,幾天前一小群趕著牛的黑人站在河對岸把他們嚇了一跳,那還是人馬,根本就是廟里的黑面神。 預想中的危險并沒有出現,幾天之后又有黑人前來,對他們十分好奇,幾個膽大的游過了河,近距離跟他們對視,手舞足蹈的說著他們聽不懂的話。雙方慢慢靠近,最后面對面的雞同鴨講。 發現對方沒有惡意后,旗人移民也不想跟當地土著發生矛盾,看他們不穿衣服,還特意送了幾匹布給他們。結果黑人回去后,第二天送來了三只羊。 旗人在非洲土地上立足,就從這三只羊開始了,后來他們建立的堡子就被叫做三羊堡。 雙方交往漸漸多了起來,黑人對旗人的戰馬感興趣,想用他們的牛羊來換。對牲口旗人倒是不太在乎,因為他們帶來了一些種畜,不但有牛羊還有雞鴨。可八旗首領覺得,應該跟昆侖奴搞好關系,所以他努力讓黑人明白,愿意送他們幾匹馬,但更多就沒有了。 對黑人徹底放心之后,旗人決定不能總是黑人來他們的堡子,他們也得去黑人的地方看看去,知己知彼,有備無患。于是一次黑人前來跟他們交換了鹽巴后,他們提出去黑人的家里看看,黑人很歡迎。旗人都統帶了兩個心腹上路,臨走前把后事交代了一番,如果他沒有回來,就讓副都統接替他。 這是附近游牧的一個小部落,他們過著一種半農半牧的生活。住在圓頂草房子里,房子的框架用小樹枝放置成圓圈形,向內彎曲并扎到一起,在框架上用茅草覆蓋頂部。地板用蟻冢的黏土和牛的糞便混合物做成。等它干了以后,人們就在上面覆蓋牲畜的脂肪。 都統有幸看到了一座正在修建的小屋,這種新奇的建筑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建成后就好像一個鼓起來的饅頭一樣,他回去后告訴其他人說昆侖奴都住在饅頭草房里面。不管這種房子如何簡陋,材料主要是樹枝和茅草,但有固定的地板,整體制作復雜,無法拆卸運走,這都意味著這里的黑人過的是定居而不是游牧的生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