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瑯的改革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哪怕戰爭期間,各種改革措施,只要準備好了,就會施行,他是開國之君,大刀闊斧的改革,阻力最小,這些改革如果是積弊很深的時候,誰都動不了了。 比如明朝的崇禎很難改革,可滿清入關就很容易改革。 最早的改革,諸如稅制等等,早在周瑯一統天下之前就開始了。甚至包括打造官辦工業體系等等,都可以算入改革的內容中。 這最初的改革,其實更像是創設,因為周瑯是在傳統領域空白或者薄弱的地方下手,而且是先在皇帝的權力范圍內動手,改革的阻力很小,反對派也沒有理由反對,就好像沙皇改革農奴制,解放了國家農奴和宮廷農奴這些他直接控制的農奴,問題不大,可要碰地主們手里的農奴,那就會引起強烈的反對,說白了,不管是理念之爭,還是意氣之爭,最后都會落到利益之爭這個實地中來。 建立各種官辦作坊,按照滿清的制度,那歸內務府管,北京的各大皇家作坊就是這樣,地方上的江寧織造等等,地方官也管不上,那么周瑯以內務府的名義,建立這些作坊,王輔茞完全沒有理由干涉。 后來稅制改革,也是在商稅領域進行,恰好過去的商稅,也大多都被乾隆拿在手里,比如最重要的海關。官府雖然也管商稅,可稅率很低,大多數商稅其實多事地方官的小金庫,各路關卡則是軍方的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周瑯大刀闊斧的廢除了守軍吃拿卡要的渠道,裁撤了大批關卡,或者取消這些關卡攔截商隊的權力,沒有攔截的權力,也就沒有了收取好處的機會。 另外很多商稅收取十分混亂,戶部可以收一部分,工部也可以收一部分,漕運衙門,水道衙門都可以收一部分,這些全部取消或者歸并到內務府中。 稅制改革就這樣完成了,主要是新制度的創設,對舊制度的沖擊很小。加上當時還有一個一統天下的共同目標,文官集團并沒有開始反對。 接下來周瑯開始從冷衙門工部開始改革,選擇的切入點也是正確的,這是一個最不強勢的傳統部門,影響力最小。于是周瑯請來了法國人,建立了科學院,開辦了第一所大學,培養了各種人才。 法國人是1803年來到中國的,到1805年的時候,周瑯就開始著手進行工部改革,此時的阻力開始出現。 只是一個冷衙門,竟然引起了巨大的官場動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