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輔茞相信皇帝絕不會無的放矢,他懷疑皇帝是不是動用了采風的情報能力,暗中查訪的。所以他馬上跟戶部尚書一起求見,他們要在這件事上表態,他們是支持查貪污的。而且希望由他們先自查。并且王輔茞也打算借用采風的力量,對百官進行一次清查。 結果到了公里,周瑯告訴他們,就是一些簡單的賬目,哪里需要動用采風。 周瑯自己都查了,擺開一份份賬冊,告訴他們怎么統計對比,怎么從數據中找信息,死的數據是不會騙人的。 用一套大數據管理,把王輔茞和戶部尚書唬的一愣一愣的,地方上的賬冊肯定是根據戶部的標準來編制的,大家都知道戶部查賬那一套方法,自然不可能用戶部的辦法查出來,只能通過其他方式,比如現代會計方式。 給他們解釋完后,周瑯語重心長道:“戶部關系重大,怎能出如此的紕漏。” 王輔茞請求調稅務司會計對全國府縣錢糧賬冊進行一番普查,他要把所有害群之馬揪出來。 周瑯嘆道:“查貪官不是解決問題的辦吧。解決辦法是從根本上杜絕腐敗。不給腐敗人員空子開鉆,人哪有好壞之分,財帛動人心,一個好人在戶部待久了也難免犯錯誤。嚴格管理程序,是為了保護人。哪一個貪官不是人才?殺哪一個都讓人心痛。” 王輔茞堅決要查,周瑯就讓內務府、稅務司全力配合,清查之后發現,全國三分之一的賬目都有問題。有三分之一人敢在賬目上做手腳,那么克扣、勒索這樣的事情,恐怕做的就更多了,細查的話,恐怕整個官僚體系都有問題。 這時候王輔茞無話可說了,他受了很大打擊,他那么努力,卻收獲的是這樣的結果。 士大夫真的無可救藥了嗎?一個個報讀圣賢書,就做不了君子嗎? 這時候周瑯對王輔茞說:“此乃人性使然。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又有幾個人能做到不為名利所動呢?有人圖名,就有人圖利,你我尚不能免俗,更何況他人?” 王輔茞心中愧疚,他確實覺得他伏闕逼宮,確實有些為名所累。 以臣迫主,不是人臣所為。 王輔茞正是低落之時,頓時叩首:“微臣有罪!” 周瑯喝道:“起來起來,像什么樣子。” 周瑯并沒有直接提出要改革,而是讓王輔茞先回去整頓。 之后他就向戶部派出了檢查官員,定期檢查戶部的賬目,并且通過官報公告天下。 經此一番折騰,戶部算是名譽掃地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