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滿清想吞并這里最大的目的,主要是戰略價值,占領希瓦汗國,他們得到的不過是幾塊沙漠中的綠洲,但卻能讓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土地,都控制在滿清手中。中國控制這里,則能通過希瓦汗國,直接進入滿清在中亞最重要的兩河區域。 所以滿清打算先拿到這里再說,派出了三萬軍隊,就輕松占領了希瓦汗國。 接著繼續擁兵觀望。 中亞地區一直焦灼,英軍無法從正面攻破哈薩克丘陵防線,俄國也無法突破額爾齊斯河堡壘防線,中國則無法擊退英俄聯軍,戰斗打的倒是很激烈,但除了大量消耗物資和兵力之外,攻防雙方都無法取得突破點。 這種僵持,拼的是雙方的忍耐力,拼的是雄厚的實力,短時間內很難看到變化,因為雙方都是擁有忍耐力和雄厚實力的大國。 在西伯利亞方向,中國的突破口卻越來越大,將后方扔給越來越多的鄉兵負責,主力不斷的前進。在夏季的好天氣中,不在西伯利亞采取攻勢,實在是浪費。10萬大軍強渡了葉尼塞河,成功攻占了距離鄂畢河60公里的托木斯克,還有一路則從阿爾泰山以東的科布多出擊,沿著源出阿爾泰山的鄂畢河支流前進,攻占了更加重要的商業要道巴爾瑙爾。 這些蘇聯時期重要的工業城市此時都還很小,人口只有萬把人,在中國只能算是小鎮,托木斯克以流放犯人為主,巴爾瑙爾開采礦產和經商,都沒有足夠龐大的產業,無法支撐太多的人口,也無法阻擋十萬大軍的進攻。 攻占這里之后,中國軍隊將前線挺進到了鄂畢河。這時候俄國人不能對西伯利亞方向大意了,因為中國軍隊現在可以通過鄂畢河水系,直接威脅鄂木斯克,盡管這個距離依然過于遙遠,但已經沒有地理上的屏障,一旦中國人攻占了鄂木斯克,就會切斷他們沿著額爾齊斯河南下的主力。 俄國人不得不在鄂畢河流域加強防御,可是進攻是不考慮的,在這個方向發動攻擊,中國有能力保持200萬軍隊,俄國人卻沒有。即便中國,200萬軍隊中真正作戰的也不會超過30萬,大多數用來保持交通了。俄國人缺乏這個人力,就無法在西伯利亞地區跟中國進行爭奪,這種情況在上次戰爭中已經證明了,所以他們不打算嘗試。 現在俄國人開始寄希望于能盡快突破哈薩克防線,將哈薩克地區跟鄂畢河連為一體,成功一個防御整體的話,就更容易對抗中國了。如今他們的局勢無異于被撕裂開來,英俄聯軍在哈薩克丘陵地區跟中國對峙,俄軍還要單獨面對鄂畢河方向的中國軍隊,壓力實在太大。 主要是兵力有限,在跟英國進行磋商之后,英國人答應提供新的軍事援助后,俄國決定動員更多的軍隊,再次組建50萬軍隊,讓俄軍總兵力達到150萬人。放在十年前,這幾乎是一個無法想像的數字。一次次的戰爭,鍛煉了俄國政府的動員能力和俄國民族的忍耐力。但跟中國動員了900萬人的軍隊相比,實在是讓人絕望。 但對俄國來說,這場戰爭勢在必行,俄國要擺脫中國的控制,就必須進行這場戰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