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蔡禮告訴她不用擔心,他跟幾個中國的設計師簽訂了協議,這些設計師設計的方案,每年都會發過來,按照他們的設計生產,他會按照銷量付給這些人酬勞的。他去中國還做成了另一門生意,那就是把當地種植的彩棉賣給中國的工廠。就像中國彩棉到了印度發生變異一樣,墨西哥的彩棉到了美國,色彩也發生了一些改變,說不上更好,但有不同就行。 至于他帶去的那些美洲南京布,則完全沒有銷路,質量、色澤、設計上都不如人,根本賣不出去。反倒是墨西哥土人生產的彩棉布,讓一些設計師頗感興趣,他們希望蔡禮給他們寄去更多的美洲彩布,他們覺得對方的紡織手法有些別致。 蔡禮知道這些設計師是廣納百川在找靈感,并不是土人的布真的好。所以他靈機一動,告訴這些人在美洲有大量的土產品,他都可以幫忙寄樣品回去,甚至幫忙臨摹一些南美的壁畫和神像。這才說動了幾個設計師愿意讓他用他們的設計。 蔡禮還帶回來成套的機器設備,很奇怪,中國官府禁止彩棉種子出口,卻不拒絕這些紡織南京布的機器出口,中國人做了大量革新,將南京布徹底蒸汽動力化了。機器都不大,但產量依然比手工高很多,尤其是省人力,這一點是蔡禮最看重的。 機器到了小石城,讓蔡氏先試用,摸清了原理之后,教給別人。同時找人大量防止,南京布的生產進一步擴大。而不足的原料,除了本地補充之外,還從印度訂貨。 蔡禮很精明,就盯著南京布生產,盡管美洲的棉花很便宜,大量向中國出口,但他就是不碰白布。這兩年不是沒人考慮建工廠,但生產出來的布絕對沒銷路,美洲的人力太貴了,生產出來的棉布,比從中國進口的都貴,質量上還比不上,開一家工廠,破一家富人。 但南京布不同,這種棉布帶有奢侈品的味道,全世界產量都不大,稀缺程度比不上絲綢制品,但比普通布稀缺太多,加上中國本地消費能力太強,美洲再富裕,富人加起來也不可能比中國還多。 所以南京布在美國一直有銷路,哪怕是蔡氏仿造的西貝貨也不愁銷路。 可惜的是,模仿者競相出現,光小石城里就出現了十多家南京布工廠。 不過蔡禮又先走了一步,回國取回了真經,跟國內的設計師建立了聯系,這些人將會用美洲和印度的彩棉,設計出不同的方案來。他們的設計可不單單只是圖案那么簡單,專業設計師們,還會考慮紡織的技術和方法,不然就不用專業設計師了,直接找畫家得了,事實上如何將復雜的畫面,設計成能紡織的工藝,才是這些設計師專業能力的體現。圖案,只是最表面的外觀罷了。 蔡氏手殘,但她心靈手巧,她不需要親自紡織,只需要摸索技術,她很快就領會了中國那些新機器的原理,教會了其他人。而且還得到了新的設計,根據這些設計在機器上實現了產品后,新的南京布誕生了。 不幾年,蔡氏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當然工廠不是她一個人的,她只是一個合伙人。但這足以讓她分到上萬兩的紅利,回鄉蓋了更大的豪宅。不是回王家堡子,而是回中國,回華亭的鄉下。 至于王家堡子,再一次印第安人的反叛中,幾乎被摧毀。之后那支反叛的印第安部落,被官兵殺了個干凈,王保長在抵擋印第安人的時候被打死了。新的保長是他的兒子,王家堡子依然名副其實。 王少爺比他爹開明,請蔡氏回鄉開工廠,讓一些孤寡能夠生計。王家堡子此時已經有了三百多戶人家,已經成為了一個小鎮,建立了自己的碼頭,有蒸汽船隨時停靠。周圍是一望無際的棉花田,多數都是彩棉。 因為繁榮,所以引來了陷入貧窮的印第安人的侵襲,但這片土地就是這樣,血腥與繁盛交織在一起,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