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表面上,女沙皇是通過姻親關系,促成這次訪問的,因為中國皇太子可是她的公爹。 公媳倆進行了友好的會談,公爹送來了大禮,俄國最緊迫的財政支持。 會談結束之后,雙方高調宣布,中國將為俄國提供一筆1000萬兩黃金的融資,俄國宣布開放國內投資市場,歡迎外國投資,不僅是中國的資本,西方資本同樣歡迎。 這筆融資,將讓俄國能夠繼續戰斗下去。 中國人的變相支持,讓俄國國內士氣大振,本就對奧斯曼帝國擁有心理優勢,現在就更有底氣了,軍隊高層對女沙皇的態度開始改變,畢竟能得到中國這樣的大國支持,這是一個重要的政績,他們首次開始正面看待女王的家庭背景。 中國的態度,足以引起普奧的警惕,他們剛剛經歷了一場跟俄國極為慘烈的戰斗,英國拉攏他們希望繼續施壓,他們是有猶豫的,奧斯曼帝國的利益他們不關心,他們擔心的是,俄國徹底擊退了奧斯曼帝國后,在黑海方向上,奧地利將獨自面對俄國的威脅,當然奧地利并不把中國視作威脅,因為那他恐怖了,不愿意直視。普魯士則開始擔心,俄國解決了南線的威脅之后,是否會將目光重新鎖定在波蘭方向。 中國的表態讓他們瞬間冷靜下來,一旦得到中國的支持,俄國的戰斗能力將大大加強,繼續跟俄國苦戰,他們沒有任何好處。而且一旦引來中國參戰,打了兩年惡戰的普奧兩國,是不可能取勝的,就算英國參戰,也沒有任何勝算。 至于中國是不是會參戰,這是有可能的,當年中國武裝調停克里米亞戰爭,奧地利等國接受協議,英國和奧斯曼帝國不肯接受,最后中國不惜參戰,他們是可以為了俄國打仗的,當然削弱俄國最狠的同樣是他們。 另外俾斯麥給普奧之間埋下的炸彈開始起作用了。 由于普魯士跟沙皇之間簽訂的協議是,俄國將戰前俄國控制的波蘭割讓給普魯士,但戰前俄國控制的波蘭,可是包括奧屬波蘭的,利沃夫、克拉科夫、盧布林等地都屬于俄國控制的波蘭。 如果僅僅是字面爭議還好辦,關鍵是之前由于拉德茨基南下支援毛奇,導致俄國圍魏救趙,將奧屬波蘭又占領了。最后普奧聯軍從北線發動大反攻的時候,奧地利確實收復了部分奧屬波蘭,可普魯士也占領了一部分奧屬波蘭,結果是奧地利攻擊方向主要在基輔方向,他們控制了利沃夫,而普魯士卻攻占了克拉科夫和盧布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