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30票加更。 ———————————— 當然這種被征服下的民族,確實有些精神上的屈辱,就好比俄國人無法承認是在蒙古人的統治下讓他們形成了統一的國家和民族觀念,印度人不愿承認是英國的殖民統治讓他們成為了一個國家一樣,說出來歷史黑底太厚。 中國人批判秦始皇兩千多年,其實一個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儒家文化覺得是被西戎和法家結合的秦國文化征服下的統一。就好比古希臘被馬其頓統一的時候,會有一種被蠻族征服的感情。 可當時間流淌上兩千年之后,現代希臘人都承認馬其頓帝王亞歷山大是一個偉大的古希臘人,為此還禁止北方鄰國馬其頓使用馬其頓這個名詞來作為國名,堅持馬其頓屬于希臘歷史文化遺產。中國人在去儒家思想之后,也接受秦始皇是中國的偉大帝王之一,而且是最偉大的那一批之一。是中國人的共同祖先,哪怕這個人生在嶺南,他的祖先是當年在秦始皇派去的南征軍團的屠刀下屈服的。假如宋明時期越南沒能從中國獨立出去,相信越南人也會說秦始皇是他們的偉大祖先。 德國人晚到了上千年,但總算形成了他們統一的民族形態,現在只需要掃除一個限制統一的政治形態就能完成統一。 而這需要讓南德意志邦國臣服于普魯士,或者臣服于一個統一德意志的大概念,此時的俾斯麥又跟國王產生了矛盾,國王希望用普魯士來統一德國,德國就是普魯士,普魯士就是德國,將整個德國,像波蘭那樣普魯士化。 俾斯麥覺得,那樣意味著無休無止的王朝爭霸戰爭,領土爭奪戰爭,而且還有大國的干涉,可能會像幾百年來出現的那樣,德意志人互相殺戮了幾百次,最后依然是分裂的。俾斯麥的態度上,用德意志聯邦這種較為松散的形勢,現將德意志統一起來,然后在內部慢慢調整。只要大家承認一個統一的基礎,內部的問題總比外部好解決。一個統一的德意志,漢堡和柏林之間是上下級之分還是平等關系,這就屬于內政了,可以內部解決。一個不統一的德意志,柏林和漢堡之間屬于兩個政權之間的關系,外國是有權力干涉的。 不滿俾斯麥到了極點,尤其是在俾斯麥竟然不讓普魯士軍隊進入維也納,說不愿意羞辱奧地利人,難道俾斯麥不知道奧地利人是怎么在奧爾米茨羞辱普魯士的嗎,將奧爾米茨之恥時刻記掛在心的普魯士國王在大勝的驚喜和沒有奪取政府奧地利的榮耀打擊之下,犯了神經病。 威廉四世退位了,威廉親王應該繼承王位,但這時候王位繼承問題出現了。 威廉親王還是波蘭國王,他當年做波蘭國王的時候,他父親威廉三世是普魯士國王,而他只是一個次子,誰也不敢肯定他哥哥威廉四世不會生育,1840年,他父親去世,哥哥威廉四世繼位,結果十來年沒有子嗣,威廉親王的繼承權就越來越是一個問題了。 他哥哥突然瘋了,普魯士要求他攝政,可是法國突然干涉,要求他放棄普魯士王位繼承權或者波蘭王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