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讓迅速接管了軍事行動。 烏拉爾王國的軍事體制,說軍國主義毫不為過,跟中國都不同。烏拉爾不設總參謀部,但兵部就是總參謀部,因為兵部并不是一個文官政府,而是一個直接向國王負責的軍事機構,兵部所有成員都是武官。 三十萬烏拉爾先頭部隊并不算少,因為在莫斯科還有三十萬烏拉爾近衛軍,而康斯坦丁現在掌握的軍隊總兵力不超過五十萬,他們一時半刻是不可能攻占莫斯科的,一旦援軍抵達,將占據兵力優勢,而且還有女沙皇積累了多年的政治威望存在。 由于女王威望未失,所以哪怕康斯坦丁包圍了莫斯科,但他卻很難補充兵力,也不敢下動員令,擔心動員起來的后備軍會反對他,康斯坦丁唯一的機會是,迅速占領莫斯科,逼迫女沙皇退位,然后獲得地方政府的承認。 但對手不敢做的,就是自己要做的。 趙讓建議女沙皇:“陛下,您應該發布總動員令,要求各省迅速武裝后備軍隊,向叛軍發起進攻。” 女沙皇一直對動員后備力量很憂慮,她始終不太放心軍隊,尤其是這次康斯坦丁叛亂,一半軍隊竟然參加了叛亂,這更讓他憂心忡忡。 女沙皇道:“此時宣布總動員,會不會引起更大的叛亂?” 趙讓卻有不同看法:“后備兵役制度是穆拉維約夫將軍主持建立的,現在穆拉維約夫本人就留在莫斯科指揮防御,這已經證明他是忠誠的,那么您就不用擔心后備軍隊的忠誠問題了。” 女沙皇又猶豫道:“那烏克蘭的動員令也要一起下達嗎?” 烏克蘭隨著康斯坦丁叛亂,現在已經掌控在康斯坦丁手中,在烏克蘭作動員,有給康斯坦丁補充兵力的嫌疑,只因為當地政府依然效忠女沙皇,康斯坦丁的軍隊雖然占據了一些戰略要地,但卻無法讓當地政府配合他征召部隊。 周淳聽著,立刻建議:“一起下達。讓烏克蘭后備軍隊從后方向康斯坦丁發起攻擊,斷了這小子的后路。” 趙讓卻有些猶豫:“也許應該暫緩一下。目前波羅的海方面是忠誠的,波羅的海集團軍已經在跟康斯坦丁叛軍交火,應該在包括圣彼得堡在內的波羅的海方向進行動員,讓他們支持波羅的海方面軍的平叛行動。其他方向,在莫斯科以東進行全面動員,配合烏拉爾王國軍作戰,同時建立第二道防御陣地,應對莫斯科失陷后的局面。” 女沙皇在丈夫和兵部尚書之間,選擇更加穩妥的后者,他實在不放心在黑海方向進行動員,覺得那太過冒險。 周淳也不堅持,他無所謂,他的理想是做李隆基,輸掉了這一切后他愿意悠悠江湖。 于是女沙皇的命令很快發出,跟莫斯科已經失去了聯系,顯然莫斯科的電報線被康斯坦丁切斷了,但跟各地的聯系還在,電波一道道中轉,從烏拉爾傳到了圣彼得堡,傳遍了所有電報線連通的地方。 各地政府收到女沙皇的命令,盡管沒有總參謀長穆拉維約夫的簽署,甚至只是電報,而不是完整的有所有簽字,蓋章的動員命令,但也有大半地方政府選擇了服從,因為他們清楚女沙皇的處境,知道在莫斯科被包圍的緊急狀況下,讓女沙皇弄出完整的流程是不現實的。這些選擇效忠的地方,他們動員起來的兵力,也超過兩百萬人,可以說絕對碾壓康斯坦丁叛軍。 周淳又提出了一個建議:“不如我們去親征如何?” 周淳認為,此時女沙皇夫婦親臨前線,有助于鼓舞軍心,而且俄國君主有親自領兵的傳統,如果女沙皇以一個女人的身份都能親臨前線,那對戰爭會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趙讓還是反對,他認為不管是女沙皇還是周淳,都不能冒險。他還拿出了葉卡捷琳娜二世的例子,認為女沙皇是沒有親征傳統的。 他提出:“不如改遷彼得堡如何,哪里是故都,而且終于沙皇陛下。陛下坐鎮彼得堡指揮戰爭,也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女沙皇還是接受了兵部的建議,她此時有些慌亂,她顯然還沒有成長到葉卡捷琳娜那種程度,或者葉卡捷琳娜那種女人,本就是有天賦的,不是誰想成為就成為的,哪怕擁有同樣的機緣,同樣的條件,俄國也只有一個葉卡捷琳娜二世,就好像中國數千年歷史中,就出了一個武則天一樣,有機會的女人何止千萬,有能力的女人也何止千萬,但葉卡捷琳娜和武則天卻無法復制。 其實女沙皇留在烏拉爾或許更合適,在這里可以跟平叛的指揮中心保持緊密的聯系,情況很明顯,俄國后備軍即便動員起來了,他們的戰斗力也是存疑的,一來武器裝備不足,二來軍事訓練倉促,這些在烏拉爾都不是問題,這里的軍備一直很緊張,一直保持著隨時打仗的狀態,這次平叛烏拉爾軍將是主力,俄軍后備軍只能是輔助。 女沙皇完全沒有必要去彼得堡,跟主力指揮中心分開,而去指揮后備軍隊。這會讓平叛形成兩個指揮中心,而且會造成主力和輔助之間配合的紊亂。 但她已經失去了謹慎的思考能力,她聽從了趙讓的建議。 援軍在政變發生的三十天后,就借助鐵路等交通工具,抵達了莫斯科郊外,開始跟包圍莫斯科的康斯坦丁叛軍對峙。經過十天休整之后,向叛軍發起了反擊,烏拉爾軍隊不弱,叛軍也不弱。在防守強于進攻的時代,烏拉爾軍隊沒能打破康斯坦丁叛軍的陣地,就好像康斯坦丁叛軍一直沒能攻陷莫斯科一樣。 莫斯科會戰從一開始就進入了復雜的消耗戰狀態,莫斯科掌握在女沙皇勢力手中,周邊是康斯坦丁叛軍建立的包圍網,外面卻有烏拉爾的援軍,說同心圓狀態還不準確,此時算是夾心餅干狀態。 陷入相持之后,趙讓認為不應該急于進攻,他打算繼續增援,對圍城叛軍進行反包圍,計劃動用總兵力高達五百萬人,以五百萬人圍攻康斯坦丁的五十萬人,十則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