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周固的奏折中,簡單的提了一些意見。 首先是領土的劃分,將南部的泰米爾地區,跟錫蘭合并,控制保克海峽兩岸。 然后其他英屬印度領地,劃入非洲公司領地,跟西印度、孟加拉合并。這片廣袤的次大陸將連為一體。不過印度尚存在大量的土邦領地,周固的建議是,繼續保持這些土邦存在。先繼承英國人的政策,待其他地區改革完成后,在討論土邦問題。 改革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統一化。首先文字要統一,不過在近兩億人口中推行漢語,成本太高。但如果只局限于行政中,有可行性,也是必須的。 因此漢語將會被定位官方語言和官方文字,照顧到印度的民族和語言實在太多,漢語和漢字作為所有地區的官方語言之外,在不同民族區域,可以兼顧其他民族,采取雙語進行官方文件記錄。 通過科舉強化精英階層的漢語漢字水平,想做官,不問出身和背景,只要有學識,能通過科舉即可,而科舉的文字為漢字,初期可以兼顧其他語言文字,但會保留一些獨立的,純漢字考題,通過逐步擴大漢字考題比例,推動完全的漢字化。 這些奏折只是一個提綱,也不需要詳細的條款,因為不會遇到特別的難度,因為非洲公司在印度擴張期間,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從印度河擴張到恒河流域,基本上大部分印度民族和宗教,非洲公司都碰到了。他們來進行這個統一化是最佳人選,也只有他們能夠做到,并且印度次大陸基本上并入了非洲公司,他們做這件事,也是責無旁貸。 至于改革的成本問題,非洲公司會算這筆賬,他們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統治,也是經過艱苦的改革,一次性投入大,但改革之后的長期運行成本卻會降低。即便成本高昂,非洲公司也有足夠的能力支撐這樣的改革。 皇太子看過奏章之后,并沒有太在意,他不喜歡周固這個兒子,同樣也不喜歡印度,在他眼里,美洲要重要的多。 美洲的問題卻讓他一直頭痛不已,治安戰越打越激烈,槍支越沒收越多,反抗越鎮壓越強。 海戰也不讓人省心,地中海方向的海軍調動已經完成,兩百多艘中國主力艦對抗一百來艘英法艦隊,多次爆發激戰,可結果讓人很不滿。接連三次雙方加起來超過百艘主力艦的大型海戰,竟然沒有擊沉一艘英國鐵甲艦,當然也沒有損失一艘己方鐵甲艦。 鐵甲艦的防護太硬了,硬到超過這個時代火炮的能力,雙方都擁有復合型裝甲,鋼制線膛重炮,英國人為了追求大口徑,甚至還主力炮還是前膛炮,口徑高達402毫米。這樣口徑的巨炮,理論上都達到了二戰水平,可為什么還是擊穿不了防護裝甲呢,原因很簡單,火藥技術發展之后,雙方的火藥基本上都還是黑火藥,諾貝爾發明的炸藥,只能用于民用。火藥棉威力很大,但很不安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