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后方中國人在搶占鐵路,前線法國人在快速進兵,伊斯梅爾別無選擇,中國人控制了鐵路,頂多是以前的狀態(tài),取代法國控制埃及鐵路而已,可法國如果攻入埃及,會危機自己的統(tǒng)治。 在中國人不肯援助軍費的情況下,伊斯梅爾只能通過各種手段募集資金,招募兵員,阻擋法軍。 但埃及軍隊太衰弱了,鎮(zhèn)壓一下南方那些連衣服都不太愛穿的蘇丹黑人部落很輕松,但對上法軍幾乎是一觸即潰。 當?shù)夭柯洳恢С职<埃▏斯蛡蛩麄儯@些昔蘭尼加高原上的部落,將他們的駱駝、馱馬都用來幫法軍運輸物資,讓法軍在這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地區(qū)能夠快速進軍。而埃及軍隊反而被他們排斥,不肯提供各種資源。 加上戰(zhàn)斗力確實不如,盡管伊斯梅爾不斷組建新的軍隊,可依然無法阻擋法軍推進。 法軍輕松推進到昔蘭尼加,攻占了托布魯克等小型港口和漁村,而印度援兵還在控制鐵路,負責修復一些損壞的鐵路線,怎么看都有一種短期內(nèi)無法參戰(zhàn)的跡象。 不過不斷勝利的法軍,其實并不喜歡跟埃及人打仗,不是他們愛埃及人,而是他們太討厭北非的氣候了。 而他們的統(tǒng)帥,尤其不喜歡這里,他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為此他甚至對著法國總統(tǒng)大喊大叫,吵了一架。 他之所以敢跟總統(tǒng)吵架,吵完架之后,還能繼續(xù)擔任軍事統(tǒng)帥,負責攻打埃及的行動,因為他和他的軍隊其實不屬于法軍,他們屬于魁北克志愿軍,但他們更愿意成自己為拿破侖義勇軍。 他們的統(tǒng)帥名叫,杰羅姆·拿破侖,這個名字跟拿破侖的小弟弟同名,還同姓,事實上他們之間確實有聯(lián)系,杰羅姆是杰羅姆·拿破侖的孫子,親孫子,嫡長孫。不過他既不是法國人,也不是魁北克人,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拿破侖家族的支系十分復雜,杰羅姆·拿破侖在法國是不被承認的,因為拿破侖從未承認過他的這一支系。 1803年,19歲的杰羅姆拿破侖去美國旅行,年輕年少的拿破侖幼弟愛上了一個旅途中認識的漂亮的愛爾蘭移民姑娘伊麗莎白·帕特森然后就是擅自結(jié)了婚,這讓拿破侖很不高興,當時拿破侖已經(jīng)是法國執(zhí)政,粉碎了反法同盟,在法國如日中天,已經(jīng)決定要建立帝國,登基做皇帝。同時他的家族也將按照傳統(tǒng)歐洲王室那樣,跟其他國家的王室聯(lián)姻。 但他弟弟竟然娶了一個平民,還是美國人,這讓拿破侖十分不滿,要求杰羅姆回國,并禁止帶妻子回來。杰羅姆試圖說服拿破侖接受他漂亮的美國妻子,可他被拿破侖說服了,因為拿破侖拿出了一頂王冠,威斯特伐利亞王國的國王頭銜,杰羅姆熱情,喜好享樂,欠了一大屁股債,這種人物哪里有什么堅定的愛情觀念,在國王頭銜的沖擊下,他果斷的送走了他的美國妻子,而且他還知道他妻子已經(jīng)懷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