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六七章 不速之客-《官居一品》


    第(1/3)頁

    第一六七章        不速之客

    寒風夜雨中,所有人都依偎在火堆邊睡著了,沈默卻依舊沉浸在回憶之中……

    三個月來,像海鹽保衛戰這樣可歌可泣的場景實在太多了。

    他還記得在海寧縣時,發現這里雖然處于倭患重災區,卻幾乎從無倭/寇光顧。經詢問才知,原來半年前,城守張鐵動員全城軍民,先將護城河挖深,再取土筑起高一丈五尺的附城土墻,又在土墻上下貓竹簽、鐵菱角等物,使倭/寇幾次進攻都碰得頭破血流,只好敬而遠之,不敢再嘗試。

    在這里沈默知道了什么叫‘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他還記得在金山時,一群被官軍圍剿的倭/寇,藏匿于一山洞之中,義俠吳壽之只身沖入,一把秋水雁翎刀,連誅十余名倭/寇,將其盡數趕出洞去,為洞外的官軍一一擒獲……但吳大俠也因身被數創,回來后便不治身亡了。

    在這里沈默知道了什么叫‘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

    他還記得在處州時,指揮使丁僅及其子堯時極善將兵,麾下多勇士,且器械精利,以紅布纏頭,號曰‘紅頭軍’。丁氏父子與一般謹守城池的明軍將領不同,他們每每主動出擊,直搗賊巢,不僅殺敵甚多,獲利也頗為豐富。

    沈默到時,適值紅頭軍再次出擊,丁僅邀他同去,沈默欣然前往。途中丁僅分配六十人守船,那六十人卻一齊跪地告曰:“吾輩愿殺賊,不愿守船受怯名!”沈默壯其言,提出代替他們守船,丁僅便遣之殺敵。結果作戰時這六十人悍勇無匹,沖鋒在前,余眾從之,遂大勝還。

    在這里沈默知道了什么是‘匹夫之志不可奪’。

    沈默還記得,將軍有一親兵黃猛者,膂力絕人,勇冠三軍。先從盧公守浙東,與賊戰于普陀山。黃猛被圍數重,身中數十槍,不死,突出重圍。賊亦知其名,謹避之。后來黃猛帶傷繼續從征,猶殺六賊而死……

    在他身上沈默知道了什么叫做‘男兒到死心如鐵’!

    他還記得倭/寇犯溫州時,官府采取的戰略是‘閉門守城,放棄鄉村’,以至于‘曠野獨匪民,棄之如棄草’。然而有生員呂正賓者,毅然率兄弟及同窗數十人出城,組織鄉鎮百姓保衛家園。他們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將倭/寇引到一處沼澤,待其陷入之后,再撐竹排而出,用弓箭射殺。

    得勝返城之后,呂正賓將繳獲的一把最精美的倭刀送給沈默,沈默以詩相謝曰:‘解刀贈我何來者?斷倭之首取腰下。首積其如刀有余,書生也可橫叱咤。’

    這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有軍有民有官有兵有商有儒,拜倭/寇半年來的瘋狂蹂躪所賜,大明軍民的血性開始復蘇了。這讓沈默堅信不疑,大明還沒有無藥可醫——那么藥在哪呢?

    想到這里,他抽出呂生所贈的那柄倭刀,鯊皮的刀鞘握著十分舒服,在火光中的映照下,整個刀身便似一泓寒水,讓人不寒而栗。

    這種刀的質量極為精良四日,沈默記得有一次官軍將一個倭/寇堵在條死胡同里,十幾個官軍攢槍刺之。本以為定然可以一擊成功,誰知那倭/寇猛斫一刀,竟然將十數支長槍一齊砍斷,明軍一下子成了空手,被白白傷了好幾個……好在那些士兵勇敢能戰,沖過去將那倭/寇抱住,五六個人才將其制服。

    沈默聽說這武士刀的制作十分復雜,要使用很多種不同材料,千錘百煉而成,造價十分的昂貴。但兼具韌性和硬度,每一把都可以稱得上是寶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临澧县| 阿坝县| 翁牛特旗| 遂川县| 杭锦后旗| 宜宾市| 肇东市| 丰镇市| 措勤县| 南陵县| 乌鲁木齐市| 大关县| 常熟市| 东源县| 镇平县| 潞西市| 昌吉市| 汉沽区| 彩票| 右玉县| 彭泽县| 新沂市| 崇仁县| 三门峡市| 石林| 西青区| 会宁县| 凤翔县| 综艺| 周宁县| 武冈市| 衡东县| 太和县| 阳泉市| 萨迦县| 东山县| 霸州市| 西宁市| 宜昌市| 汉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