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蘇允轉身到黑板上寫下自己名字的時候,臺下的學生都開始交頭接耳地討論起來。 “哇塞,你們有沒有感覺,這個新來的教授眼神好犀利啊,剛才被他看了一眼,我的心情就緊張起來了” “有點啊,看來這個新來的教授挺厲害的,沒有那么好對付?!? “切,那是你們太膽小了,才一個眼神就把你們給唬住了。也不看看他多少歲,看著頂多比我們多兩三歲而已,有什么資格做我們的教授外面都說中醫沒人了,我還不太相信,現在看來,中醫的確沒人了,學校還派這種乳臭未干的毛孩給我們講課,這不是在鬧著玩么” “是啊,我對學校越來越失望了,原本以為來醫科大能夠學到真正的中醫,現在看來,是我們想得太過美好了?!? 也有不少學生對蘇允是很不服氣的,要不是有這么多領導在聽課,他們估計直接走人了,不用給蘇允面子。 譚校長等人也感覺到了學生的這些不滿,不過他們并沒有阻止,還是蘇允怎么去面對,畢竟他們不可能每堂課都過來旁聽的。 蘇允寫完自己的名字后,又寫了兩個字中醫。 “在你們心中,中醫是什么概念,有誰能站起來闡釋一下?!碧K允回過頭來,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 他沒有直接講課,而是問起了大家對中醫的認識,讓所有人都不由皺起了眉頭。 好些學生則是認為他在裝腔作勢,對他的印象更差了。 “怎么,大家都是醫科大的高材生,都闡釋不了中醫嗎”蘇允小小地用了激將法。 很快,就有人站起來大聲地說道“中醫,一般指以華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他說的朗朗有力,強調標準,好像播音員,把書面上對中醫的闡釋一字不漏地念了一遍,完了,他還露出嘲笑的表情,反問蘇允,“老師,你連中醫的概念都搞不清楚,真的是來給我們上課的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