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一章 漲工資-《重生之實業大亨》


    第(3/3)頁

    這套工資制度一直持續了二十多年,改革開放以后,五十年代制定的工資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腳步,基本工資已經不能滿足職工的需求,獎金作為激勵手段,也逐漸變得常態化。

    放在五十年代的話,好好工作是應該的,還要啥獎金,年底給個先進的榮譽,給個勞模,給張獎狀,帶個大紅花,就是最好的激勵手段。

    在八十年代初期,獎金的數額還是受到限制的,一個月35塊封頂。當時還是秉持著平均分配的原則,即便是不同企業的職工,互相之間也不會有太大的貧富差距。

    國家也意識到,平均分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于是便開始了各種改革,國家允許企業有一定的自主財產和經營權限,讓企業將生產責任和經濟效益結合起來,然后實施利改稅,將企業所得稅引入國企利潤分配領域,使國企走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道路。

    在這一系列改革過程中,國企工資改革是一個關鍵點。

    國家希望打破平均主義、吃大鍋飯的弊端,讓國企職工的工資同國企的經濟效益掛鉤起來,徹底的貫徹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這樣才能調動工人的工作積極性。

    于是在八五年初的時候,國家正式下達通知,要對企業工資進行改革,具體到實施措施,就是取消所謂的級別工資標準,實行浮動工資和浮動獎金。

    簡單的說,只要企業效益足夠好,就可以給職工多發錢。同理,企業效益很差勁,年年虧損,那活該你發不出工資。

    國營運輸企業顯然屬于那種效益足夠好的企業,在那個“貨等車”的年代里,每一輛卡車都是一臺印鈔機。

    在當時,貨車司機本是高薪職業,但也都是拿死工資的,運輸公司的效益再好,貨車司機也是吃大鍋飯,只不過是比別人多盛兩勺而已。

    工資改革以后,貨車司機運貨的越多,公司給的獎金就越高,原本一個月35塊錢獎金,漲到一百多都是有可能的。

    高額的獎金又反過來激勵了司機,所謂的“多拉快跑”運輸格局才正式形成。

    國營運輸行業,終于迎來了最輝煌的時代。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口市| 五河县| 开化县| 云浮市| 安溪县| 东城区| 宁远县| 营口市| 大姚县| 兰溪市| 东平县| 泸西县| 农安县| 德江县| 河北区| 青龙| 定南县| 聂荣县| 长海县| 松阳县| 原阳县| 法库县| 铜鼓县| 新野县| 巫山县| 梁山县| 曲阜市| 诸城市| 常宁市| 诸城市| 平果县| 石渠县| 富顺县| 扶绥县| 桂阳县| 日照市| 九江市| 庆安县| 寿阳县| 甘德县| 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