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何進從皇宮里回來后,荀和已經在廳堂內跪坐等候,見他進來,立即問道:“大將軍,太后與天子是否已經安排妥當?”
何進點點頭:“已安排妥當,蹇碩交出了兵權,宮內宮外的所有禁衛都入我手中,宦官手中沒有了權力,已不足為懼也。現在只消處理董卓與劉備,將太皇太后趕出宮中,則大事已定。”
荀和聽得有點懵,讓你進宮把太后跟天子保護起來,怎么這事又扯到董卓劉備身上去了?雖然兵權拿到手是一件好事,問題是袁紹眼看就要殺過來,馬上就要入宮誅殺宦官的檔口,忽然轉移矛盾,針對起董卓劉備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荀和的打算可是進宮控制了宦官與太皇太后之后,就立即以太皇太后的懿旨與天子的詔書逼迫董卓跟劉備退軍,因為董卓跟劉備現在的名義是以太皇太后的旨意,只要拿捏住太皇太后,就是拿捏住大義,自然也能和平解決這個問題,從容應對。
不過仔細想想,蹇碩交出兵權似乎也是件好事。原本以為袁紹進宮會有不小的阻礙,荀和甚至已經考慮好引起小規模騷亂和開啟戰爭的準備。現在既然宦官沒有兵權,就意味著他們沒有了保護,如此輕松便可以殺入皇宮,沒有阻礙。
想到這里荀和輕點下頜,贊許道:“此事大將軍處理得不錯,等袁紹抵達洛陽之后,大將軍便可以率軍入宮,先誅殺宦官,再逼迫太皇太后回河間,最后以天子太皇太后之名義,讓董卓劉備罷兵,此乃一舉兩得也。”
沒想到何進尷尬道:“吩咐袁本初,讓他按兵不動,就在城外安營扎寨,沒有我的命令,不許進城。”
“什么?”
荀和蹭一下站起來,瞪大了眼睛:“此時大軍已抵達洛陽,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大將軍怎么能半途而廢,中道而止呢。”
何進嘆了口氣道:“公舒,你不知道,常侍蠱惑了太后,太后問我,是要殺左右親信以弱皇上,復王莽梁冀之事邪?你說我這該怎么回答,難道答是嗎?”
聽到他的話,荀和無語。勝利還沒奠定,太皇太后還在搞事,董卓跟劉備的威脅也沒解除。太后反倒是已經開始思考起皇權跟外戚平衡來。
婦道人家就是婦道人家,雖在先帝那學了點帝王之術的皮毛,卻依舊目光短淺,不識大局(別打我拳,這是古人這么認為)。
“和知道了,待會和便去尋袁本初,跟他說一說。只是董仲穎與劉玄德不得不防,為了怕太皇太后召他們的兵馬進城,威脅到太后與天子,大將軍還是得勸太后跟天子去東宮才是。”
荀和淡淡地道。
對于何進的性格,他早就摸透了,這個結果亦在預料之中。反正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證何太后跟少帝的安全,只要二人進了東宮被保護起來,那之后的事情,就由不得何進。
何進想了想也是,便點點頭道:“那我午后再入一趟皇宮,一來以禁衛虎符先把內宮禁衛調離,換上虎賁軍與羽林衛,二來安排天子與太后去東宮。”
“這樣最好,和便告退。”
荀和告辭離去。
何進回自己后院先休息,荀和卻去了前院,找到了何進府中的諸多幕僚。
荀和、鄭泰、陳琳、盧植、張津、何顒、逢紀、鮑信、王允、劉表、李度等人,除此之外,武將那一系人馬也在,孫堅、吳匡、董旻、張璋、許涼、伍宕等等,文武二三十余人,儼然一個小朝廷。
其中孫堅當場跟隨張溫打韓遂之后,就被張溫帶來了洛陽,如今為議郎,投靠了何進,因為現在的長沙太守是袁術,孫堅的基本盤沒了,現在只能在何進帳下任事。
荀和環視一圈,緩緩說道:“諸位,所謂豫州叛軍的內里,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用贅敘。袁本初已經抵達洛陽,可大將軍還是遲遲不敢下定決心。如今蹇碩已經交出兵權,宮內外的禁衛都已經在大將軍手里,諸君怎么看?”
張津鄭泰等激進主義者紛紛說道:“大軍既已至,應當即可進宮誅殺宦官,明正法典,以定天下。”
“如今天下紛爭,皆因宦官而起,此時不誅,還要等到何時?”
“諸公之言,便是吾要說的話。”
這些文人一個個比誰都激進,反倒是另外一邊的武將派系,反而頗為猶豫。
“大將軍既然不肯,若是我們私自動兵,恐大將軍責怪。”
“在皇宮擅動刀兵,罪責不小啊。”
“若是傷到了太后與天子,那該如何是好。”
武將們遲疑反對。
這不僅是從各自利益出發,同樣也是從智慧高低的角度出發。
何進的這些幕僚論起智力,肯定個個都是60以上,其中像荀和鄭泰陳琳盧植何顒逢紀等人,都是人杰,有他們自己的考慮。
對于他們而言,早已經摸透了何進的性格,知道他既然猶豫,那說不好就有可能放過宦官。
世家豪強們的動亂,還得靠宦官的人頭來平息。而且董卓與劉備的威脅眼看就要接近,這個時候不把太皇太后這個麻煩處理掉,還要等到什么時候?
所以何進的這些幕僚,必然是支持荀和進宮清君側。
即便這么做有謀逆的嫌疑,事后也可以打出幌子,就說是豫州叛軍干的,把何進從里面摘出來就行,根本就沒有什么后顧之憂,歷史是勝利者寫就,這一點他們比誰都懂。
更何況,除掉宦官可不是個壞事。
竇武陳蕃李膺等人就干過,他們做了同樣的事情,雖然失敗了,可名望卻不減反增,都已經過去幾十年了,天下人就從來都沒有人說過他們是反賊。
所以在宦官人人喊打的情況下,他們這些人如果也學竇武陳蕃李膺,只要一成功,立即就是名望所歸,個個都是天下楷模。
因此對于這些智力比較高,想問題想得比較長遠的文人來說,反倒是個個都希望進宮誅宦。
而武將們則沒那么長遠的目光去考慮未來天下的事情,他們只會去想,如果他們帶兵入宮的話,那萬一事后何進問責,那可就形同謀逆了。
特別是不小心傷到了皇帝跟太后,那絕對要完蛋,所以即便是膽大包天,素來有膽氣的孫堅,都不敢支持。
荀和看了眼武將們,就知道他們沒那魄力和膽量,這樣的大事,還得靠袁本初,便淡淡地道:“這些就不勞諸位費心,只需要許中郎將與伍中郎君打開宮門,讓袁本初進宮即可,后面的事情,與諸位無關。”
聽到這句話,武將們面面相覷,又開始糾結猶豫起來。
說真的,事情要是失敗了,他們肯定逃不過問責。
但萬一要是成功了呢。
那就是幫何進立了大功,事后分蛋糕取功勞的時候,豈不是.......
這種復雜而又糾結的心情,確實是有。
“諸位,不要想了,等事情塵埃落定之后,若大事成了,諸位都是有功之臣。”
荀和朗聲道:“若大事未成,追究罪責,我一力承擔便是。”
眾人不由欽佩地看向荀和。
孫堅第一個站出來道:“公舒先生大義,我孫文臺也絕不是躲在先生身后不敢冒頭的鼠輩,既是如此,我也愿意帶兵入宮。”
“好,我那便立即回宮,等袁本初一到,就立即打開宮門,放他進去。”
“俺也一樣。”
執掌禁軍的虎賁中郎將和羽林中郎將許涼跟伍宕同樣保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庆市|
新乐市|
读书|
罗源县|
乌拉特前旗|
华容县|
福建省|
丘北县|
铜山县|
瑞金市|
甘孜县|
卓资县|
黄石市|
梁平县|
新竹县|
咸宁市|
九台市|
四会市|
子长县|
怀柔区|
农安县|
寿宁县|
沁阳市|
田东县|
峨眉山市|
宣化县|
绥化市|
罗山县|
崇州市|
乾安县|
鹰潭市|
虹口区|
柳林县|
中宁县|
那曲县|
阿瓦提县|
遵化市|
施甸县|
瓮安县|
巴塘县|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