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發棄袍-《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中平六年七月初,魏郡鄴城西北五十余里外的鼓山。

    日出二刻,天空灰蒙蒙的,凌晨的霧氣還未徹底消散,遠方的山巒被若有若無的白霧籠罩,仿佛一縷輕紗盤繞在山間。

    總算好好休息了兩個時辰,勉強恢復了精神的南軍將士與西涼鐵騎開始悄無聲息地起床穿戴盔甲。

    軍營當中窸窸窣窣的響聲不絕,鼓山離龍鳳山還有數公里距離,徐榮的一切軍事指揮行動也都是在半夜三更秘密進行,他就不信陳暮這樣還能偵查到他。

    當突襲的命令傳達給每一位南軍士兵的時候,雖然昨天在馬車上勉強休息,之前又睡了兩個時辰,但一路的顛簸實在讓人不好受。

    不過總歸是南軍精銳,軍心士氣倒還沒有離散低迷,五千士兵上下齊心,緊鑼密鼓默不作聲地開啟了準備工作。

    清晨的霧氣環繞著山谷,朝陽還未初升,東方的天際就已經升騰起輝煌燦爛的早霞紅光。

    一列列的士兵緩緩走出軍營,在各底層中層軍官的指揮下,整齊地排好隊列,他們手中握著長矛,腰間佩戴環首刀。而西側的平地上,兩千西涼輕騎也已經準備好。

    西涼輕騎不像步兵那樣穿了由鐵片覆蓋制作的小札甲,他們是穿皮甲,這樣馬匹的負重就非常低,能夠全速發揮出輕騎兵的機動性。

    而他們的主要武器也從斬馬刀變成了小鐵錘,背著弓箭,馬側懸了箭筒,可以遠程,也可以近戰。

    很多人以為漢朝的騎兵就只有騎射能力,而沒有沖鋒陷陣的能力。

    因為漢朝沒有雙馬鐙,沖鋒陷陣控制不了馬匹。

    這其實是個誤區。

    各種史料都已經證明,漢朝的輕騎兵都是弓箭為輔,沖鋒為主。打步兵之前,都是一輪齊射,再沖上去近距離作戰。

    只不過古代的輕騎兵并不是正面沖鋒,而是側面沖鋒。

    如漢武帝時期對匈奴作戰,光武帝時期的幽州突騎,乃至唐朝騎兵,羅馬時代的羅馬騎兵,都是如此。

    策略是由步兵正面壓進,騎兵側面突襲,打亂敵人陣型,將敵人擊潰。

    像當初董卓兵敗的時候,董卓的西涼騎兵并不是從正面營門沖進去,而是需要由典韋帶領死士把營門防守住,再由關羽和徐榮帶領的騎兵兩側突襲黃巾兵,就是這個原理。

    徐榮已經問過龐勃,知道白壺谷只有兩個出入口,東面地形寬闊一些,道路約有四五丈寬,騎兵勉強可以作戰,因此他選擇從東面入谷。

    實際上不管他怎么入谷,都在陳暮的算計當中。

    因為徐榮兵力不足,只能集中兵力打一處,那就只能從東面進來。

    即便徐榮膽大包天,想從北面突襲,別忘了陳暮還有個內應龐勃通風報信呢。

    所以徐榮的部署正常來說,已經是很厲害的戰術,可在陳暮這老妖怪面前,依舊不夠看。

    當徐榮的軍隊集齊,那邊龐勃的郡兵才三三兩兩,十分散漫地從營帳里出來。一個個打著哈欠,無精打采。

    也許有人會奇怪,漢朝不是兵役制嗎?

    全民皆兵。

    為什么正規軍與郡兵之間的戰斗力和精神狀態會差距很大?

    這是因為兵役制也是有很大區別的,當時的兵役制,其實就是徭役制,成年男子服兩年兵役,實際上就是去服兩年徭役。

    先不說這個服兩年徭役是可以花錢免除的,就算沒有花錢免除,正常去入伍,也不是真當戰兵。

    好一點的就擔任各地縣兵郡兵,看看城門,混混日子。差一點的就是去當輔兵,挖坑修渠運送糧食干體力活。

    所以真正的主力戰兵,都是征兵制而來,吃軍餉給工錢,而這些服徭役的兵只吃軍糧,是不給軍餉的,而相應的,他們也不會上戰場。

    當然,遇到狠心的主將也不一定。

    比如當初盧植手底下有三萬多戰兵,但還有數萬輔兵,就是這些服徭役的士兵。

    廣平城一戰的時候,盧植剛剛抵達廣平城下,張角派兵進攻,盧植就利用這些輔兵當作誘餌,誘敵深入,一舉擊敗張角。

    而這一次,又變成了徐榮這么做。

    正所謂慈不掌兵,徐榮跟盧植一樣,都是合格的帥才,知道如何用局部的損失,來打贏一場戰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市| 鄢陵县| 武城县| 卢龙县| 巴青县| 富宁县| 股票| 杂多县| 新巴尔虎右旗| 岑溪市| 驻马店市| 湘西| 信丰县| 枞阳县| 罗平县| 历史| 微山县| 灵台县| 巴林左旗| 常宁市| 拜泉县| 盐城市| 黎川县| 高要市| 天等县| 简阳市| 太白县| 墨脱县| 双峰县| 石首市| 平阴县| 秭归县| 宿州市| 宜兴市| 承德市| 将乐县| 石家庄市| 邢台县| 乐都县| 桓仁|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