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古代行軍打仗可不是一窩蜂就沖出去的事情。
排兵布陣,都有講究。
劉備能做出夷陵之戰連營七百里的事情,其實就說明他對于布陣方面有缺失。
這一點上陳暮跟田豐可以幫他彌補,以孫堅為探路先鋒,偵查敵情。
然后是左右袁紹曹操大軍,一軍從左面進入嵩山,占據成皋縣南邊五里外的嵩山高地,一軍沿黃河岸,駐扎于虎牢關東北面的汜水河畔,做右軍策應。
其他孔伷進軍成皋縣東南五里外的新安鄉,韓馥進軍成皋縣東面五里外的汳水,王匡鮑信張楊等人則占據了城外的汜水。
虎牢關的地形其實很復雜,此關處于黃河與嵩山之間,南面是山區,東南面是一片平原,東面就是汜水,河對面是后世的汜水鎮,此時是荒無人煙的一片森林,周圍林木茂盛,山林葳蕤翠綠,風景優美,卻是布滿殺機。
由于北面是黃河,東面是汜水,那么聯軍的大軍就只能布置在南面與東南面的平原之上,這地方就是后世的閥門之鄉高山鎮,把主力布置在這里,西面和南面是嵩山,北面是虎牢關,東面是汜水。
西面八方都被封死,看著像一個絕地,但實際上汜水河并不算太深,大軍連綿駐扎,幾乎將整個汜水河沿岸都給承包,按照聯軍構想,兩岸會建造大量浮橋,供大軍通行。
而劉備和公孫瓚的主力大軍,將會駐扎于虎牢關三里外的一片丘陵地帶,這里在后世位于沿黃高速通道南邊,有數個村莊,是最靠近虎牢關的地方。
如此數股大軍齊頭并進,幾乎從各個方向將虎牢關圍得水泄不通,而且各部門單位協調有度,互為犄角,可以隨時支援,并不混亂。
聯軍部隊其實并不止二十萬,隨著后續部隊陸陸續續抵達,總兵力已經接近二十三萬左右,而且還在增加。
另外三股迂回部隊帶走了五萬人,如今聯軍總兵力大概有十八萬左右,浩浩蕩蕩,一望無際。
不過十八萬大軍看似很多,但經過陳暮田豐等幕僚的切割調派,已是井然有序,各路大軍指揮有度,整個行軍過程井井有條,非常順利。
但當大軍才剛啟程沒多久,所有的部隊都沒有抵達預定地點的時候,孫堅兵敗的事情就傳來,引起一陣騷動。
孫堅打仗猛如虎,所以他追擊的位置已經很深,到了離虎牢關不過五六里外的汳水河畔。
而聯軍這個時候才剛出發沒多久,離他至少有三十多里,尚不知道前鋒情況。
之前說過,先鋒軍就是給大軍探路用的,實際作用跟探馬一樣,都是給后方大軍掃清障礙,查探敵情,以給后方大軍做判斷。
所以當孫堅兵敗的消息傳來,聯軍的攻勢一時停滯,因為他們也不知道前面到底埋伏了多少人馬,短時間內居然都停下腳步,不敢按原定計劃繼續前行。
“盟主!”
孫堅兵敗之后,一口氣跑了二十多里地,肩膀簡單包扎,狼狽不堪地跑回中軍,面見劉備,十分羞愧道:“我輕敵冒進,中了董賊埋伏,以至兵敗,請盟主責罰。”
劉備見他肩頭包扎的白布上滲出血來,連忙寬慰道:“文臺為大軍先鋒探路,已經幫大軍攻占了滎陽,勞苦功高,怎么能責罰呢?你受了傷,先去休養一番,之后還有惡仗要打,以后還得拜托給文臺才是。”
孫堅感激不已,叩謝道:“多謝盟主。”
陳暮立即問道:“孫太守,不知敵軍兵力如何,埋伏在何處,你軍損失如何?”
孫堅答道:“敵軍埋伏在汳水河畔,兵力不太清楚,可能約有數千至萬人,我軍追擊之時,前后部隊脫節,過河時被萬箭齊射,后來我收攏部卒,只得五千余人,死傷或走散兩千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牟定县|
仲巴县|
汕头市|
靖江市|
远安县|
巴青县|
扶风县|
綦江县|
湛江市|
枣阳市|
犍为县|
禄劝|
堆龙德庆县|
临西县|
张北县|
南宫市|
宁波市|
吴桥县|
通江县|
辽阳县|
内丘县|
保山市|
图木舒克市|
富蕴县|
曲松县|
应城市|
乐清市|
华亭县|
平果县|
阜新市|
合阳县|
南昌市|
南华县|
三门县|
茌平县|
凉山|
漠河县|
邵武市|
新田县|
毕节市|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