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果是這樣的話,恐怕事情就很難了,明公現在無法第一時間趕回來,袁紹占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公孫瓚也沒有太好的防御地形.......” 荀攸一時猶豫。 以弱勝強的戰爭或許有,但都有一些特定的因素,且大多數都是守方臨危不懼,攻方犯了很多錯誤導致。 比如昆陽之戰、巨鹿之戰、彭城之戰等等,除了兵仙韓信領導的井陘之戰,也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戰以外,還很少有見主動進攻的一方以弱勝強的。 現在袁紹對他們嚴防死守,青州也很難找到突破口進行有力進攻,對冀州造成威脅。 三個人看著輿圖,都陷入了沉思。 過了片刻,閻忠才嘆了口氣,說道:“看來也只能拿出壓箱底的東西了。” “哦?先生莫非有何妙計?” 荀彧好奇問道。 閻忠笑道:“其實也不是什么妙計,是子歸在臨走之前,向朝廷討要了一封天子詔書。” “天子詔書?” 荀彧荀攸對視一眼,二人異口同聲道:“莫非是張燕?” 他們之前也想到過張燕的黑山軍。 但黑山軍前些年一直被冀州針對打壓,王芬時期,就派呂布多次討伐,袁紹時期,也屢次將黑山軍當作經驗寶寶,招募的新軍都去攻打他們以作歷練。 因此黑山軍勢力已經大不如前,不談他們能不能對冀州造成威脅,單說他們有沒有膽子,接受青州攻打冀州的邀請還兩說。 現在陳暮提前請了劉虞的天子詔書,那就十拿九穩了。 因為黑山軍早在漢孝康帝時期就已經接受了朝廷的詔安,在當今天子劉虞繼任的時候,也曾經上表請封,現在是朝廷的平難中郎將,名義上受朝廷的節制。再加上黑山軍與袁紹有血海深仇,只要以天子的名義讓他們進攻,則必然會答應。 “正是張燕。” 閻忠笑道:“張燕位于五行山中,乃袁紹大后方,若是他忽然發難,袁紹必然驚懼難安。” 荀攸點點頭:“不過想讓張燕得手也不容易,為了緩解公孫瓚那邊的壓力,以及為張燕提供有利條件,我們也必須大造聲勢,做出北上攻擊袁紹的姿態。” 荀彧就問道:“該如何制定計劃。” 荀攸指著輿圖說道:“你們看,袁紹以一半兵力集中攻擊公孫瓚,同時防備我們。另外一半兵力囤積于魏郡,防備洛陽和南方勢力偷襲。但依舊露出了一個薄弱點,清河國,但是這個弱點太明顯了些。” “你的意思這是個陷阱?” 荀彧問道。 “是的,我懷疑清河國是個陷阱。一旦我們進攻,則必然受到魏郡、安平以及河間渤海等地三面夾擊。” “看來袁紹已經在四面八方將我們堵死了呀。” “但還有個地方沒有堵死。” “哪里?” “高城東北方,渤海沿海地區,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用船運。” 荀攸說道:“我認為可以派小股兵力對清河國騷擾,以牽制袁紹兵力,同時大軍繞道高城,從渤海沿海地帶北上,奇襲浮陽,救援公孫瓚。” 荀彧閻忠二人馬上對照起地圖來,細細研究。 之前說過,渤海郡就是后世的河北滄州以及山東樂陵地區,這兩片地區是連接在一起的,當時渤海郡的北面是一片平原地區,人口密集,城池也比較多。 而渤海郡的南面雖然也是一片平原區,但由于地處黃河下游地帶,河水泛濫,歧流橫生,泥沙沉積,特別是洼地、沼澤、湖泊非常多,一旦黃河發大水,很容易造成洪澇災害,因此不適宜居住,方圓百公里沒有城池。 后世位于此地的黃驊、海興、鹽山、孟村回族自治縣等幾個縣市,在當時都是沒有人煙。最近的城池,就是離后世鹽山縣正南方三十公里外的高城,高城東北方向,有大片土地都是無人區。 現在袁紹的兵馬還沒有將這片區域占領,因為他們還需要先將西面的南皮縣攻下來,才能東進封鎖住青州北上的道路,因此現在對于青州集團來說,就是要搶時間。 原本這個地方并不算什么特別大的漏洞,畢竟即便青州軍從此地北上,袁紹也是巴不得他們從龜殼里出來跟他們打。 此次出動總兵力達到十二萬之眾,而青州和公孫瓚加起來,也不過是七八萬人而已。 在非防守地形的情況下,野外對壘,自然是兵力多的占優勢。 但有了外援自然就變得不一樣。 在研究了一下荀攸這個計策之后,荀彧與閻忠都覺得可行,當下三人都同意此次計劃,馬上召集諸將前來議事。 如今青州軍龜縮于平原以及南部渤海防區,臧霸領一萬人鎮守高城一帶,太史慈和黃忠則分散兵力在黃河以及中下游諸多水域,徐榮領一萬新軍駐扎在平原。 臧霸依舊在高城不動,三人將太史慈和黃忠召集回來,制定了一個拯救公孫瓚的戰術。 首先是閻忠和徐榮二人從平原方向開始往清河國進攻,佯裝成青州主力,分兵騷擾,遇到敵人大部隊就立即回撤,遇到小股敵軍就侵吞,這需要極為高明的臨陣指揮能力,荀彧有點擔心普通將領沒有這個能耐。 不過徐榮的本事閻忠是知道的,曾經以極少數兵力,硬抗關東軍數十萬大軍,還曾經打退過關東軍數次進攻,可謂是一名帥才,因而極力舉薦。 在確定西面戰場由徐榮指揮,閻忠為軍師參謀之后,又以臧霸為主將,太史慈和黃忠為副將,荀攸為軍師參謀,總計兩萬五千人北上。荀彧則領五千人鎮守平原,采取聲東擊西的計策,佯裝從清河國進攻魏郡。 同時派人南下,一方前往洛陽,傳信給趙云,讓他領兵佯攻魏郡,另外一方則傳信給劉備,告訴他袁紹的真實意圖。 最后一方則是從東郡繞到太行山脈,給張燕送達天子詔書,讓他進攻冀州。 如此整個兵力部署,戰術安排就已經全部完成。 一時間,冀州戰場風云變色。足足五六股勢力開始糾纏,袁紹、公孫瓚、青州軍、洛陽軍、鮮卑、黑山軍,這還只是現在即將參與進來的軍隊,未來北方局勢將會更加復雜多變,參與進來的勢力也會多達十多股。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