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槐頭部,與中部鮮卑的魁頭并非一個部落,一個是魁首的魁,一個是槐樹的槐。
而后來的宇文部,就是槐頭部的延續,與后來的慕容部、拓拔部、段部、禿發部和乞伏部,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并列為六大鮮卑部落之一。
鮮卑部落的名字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部落首領的名字而來。當時鮮卑人并沒有姓氏,一直到魏晉時期,他們才有了姓,慢慢發展出來了宗族,固定下來六大鮮卑部落。
此時的槐頭部首領叫做槐頭,與素利部的首領素利本來是一對仇敵,雙方在草原上互相爭奪草場,可這次公孫瓚遇難,兩個對手難得聯起手來援助,也確實是因為公孫瓚在邊境通商互市,給他們帶來了太多便利,讓部族壯大。
但不管怎么樣,烏桓人成為了最大的變數。因為早年丘力居、烏延、蘇仆延三個烏桓部落的人反叛朝廷,與張純張舉發動過叛亂,導致這些年來公孫瓚根本不與他們通商,還時常打壓,造成雙方變成死敵。
蹋頓繼承了叔叔的部落,自然也就繼承了叔叔的仇恨。袁紹拉攏他們,落井下石。導致此時的幽州一片混亂,各部相互征伐,公孫瓚沒有回來,缺少主心骨,各部落援軍也是各自為戰。
難樓加上公孫越在涿郡上谷和中部鮮卑打成一團,鄒丹固守廣陽,東部鮮卑的援軍與烏桓蹋頓在右北平和漁陽一通亂戰,整個幽州勢如水火,戰亂遍地。
這個時候騫曼選擇的時機非常好,因為鄒丹是接到了公孫越的求援,于是領兵前往良鄉相助,結果在廣陽野外遇到了騫曼,鄒丹的兵力不多,只能原地結寨自守。一旦他被擊破,廣陽郡無人守護,則公孫瓚大筆財富被人掠奪,他的實力將會大幅度衰弱。
前營失守之后,鄒丹領敢死隊固守中營,初春的寒風還在吹拂,鮮血涂滿了整個營寨,鮮卑人像是一朵黑云一樣,要將營寨全部摧毀。
“撤!”
鄒丹滿臉是血,他手刃數人,可依舊擋不住源源不斷的鮮卑士兵,只能含恨看了眼中營寨門,選擇退入后營。
后營多是輜重,如果實在守不住,他也只能一把火選擇全部焚燒,一顆糧食都不能留給敵人。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他忽然聽到了一聲聲蒼涼的號角,以及激昂壯闊的鼓聲。
哪來的戰鼓?
鄒丹愣了一下之后瞬間狂喜,鮮卑人只會用號角和骨哨,不會用鼓,只有漢人才會用鼓、號、鉦、鑼之類的樂器作為行軍打仗的號令。
更重要的是,只有幽州軍、西涼軍以及并州軍會在戰爭中用號角,因為他們久居邊塞,隊伍中多有胡人,因而會用胡人軍號。
這意味著這支用了號角以及戰鼓的隊伍,必然是幽州軍。
公孫越還在陷入苦戰,那么除了公孫瓚還有誰?
想到這里,鄒丹一邊命令士兵大喊援軍來了,一邊手忙腳亂地爬到了后營一處塔樓上觀望。
就看到在東南方向,廣闊的曠野之上,正有一支軍隊氣勢洶洶,浩浩蕩蕩而來。
上面的旗幟打的一個大大的“公孫”二字,右下角還繡了幽州牧。
公孫瓚真的回來了。
“將軍回來了,將軍回來了!”
鄒丹對著塔樓下的士兵們不斷大喊,所有士兵都聽得清清楚楚。
“將軍回來了,殺啊!”
“殺了這些鮮卑狗崽子們!”
“兄弟們,跟我沖!”
聽到公孫瓚回來了,士兵們士氣大振,上一刻已經有崩潰之勢,下一秒竟然迸發出了絕境反撲的勇氣,打得攻入后營的鮮卑人節節敗退。
遠處的騫曼部見到敵人援軍抵達,頓時一陣騷亂,過了片刻,撤退的骨哨聲響起,尖銳如鷹隼的叫聲劃破虛空,響徹戰場。
鮮卑人聽到這個命令之后,立即拋下還要與他們殊死決戰的對手,扭頭就跑,一個個從營寨中跑出來,翻身上馬,飛一般地回到了西面的平原上。
騫曼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更大的戰果,奪得更多的利益。但不希望自己的部族受到最多的損失,這一戰已經沒有必要再打下去。
呼喝一聲之后,鮮卑人便如潮水一樣往西面涿郡的方向撤退回去。
公孫瓚的騎兵不多,難以追趕,因而只是來到營寨附近,遠遠地看到滿身是血的鄒丹迎出來。
“將軍!”
鄒丹單膝下跪。
公孫瓚騎在馬上俯瞰著他道:“你在此地做什么?”
“涿郡告急,三將軍讓我前往支援,半路遇到了鮮卑人,不得已結寨自守。”
鄒丹解釋了一句。
他只有四千余人,能夠守到現在,已經殊為不易。
公孫瓚看到這個情形,點點頭道:“很好,你領殘部先回廣陽休整,我前往支援。”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区。|
壤塘县|
吐鲁番市|
陇南市|
潜山县|
吴堡县|
饶阳县|
临海市|
彭州市|
涿州市|
南陵县|
余庆县|
林芝县|
崇文区|
清水河县|
灵川县|
巍山|
高邑县|
新沂市|
芜湖市|
鹤岗市|
高邑县|
陵水|
彰化县|
大姚县|
盐亭县|
高青县|
吉林市|
黄陵县|
益阳市|
连江县|
晋江市|
屏东市|
天全县|
灵丘县|
鹤庆县|
鄂托克前旗|
左权县|
海口市|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