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陳暮笑了笑。

    史書里對公孫度的評價可不高,陳壽稱他為“殘暴不節”,在他上任遼東太守的時候,為了立威,殘殺了一百多家豪族,上千人頭落地。

    原河內太守李敏,因拒絕公孫度的征辟,被他誅滅了宗族,連父親的墳墓都被刨出來開館戮尸,以當時的輿論環境來看,差不多也就只有董卓、曹操的殘暴能和他相比,是個狼滅。

    袁紹勾結公孫度一起攻打公孫瓚的想法在陳暮的預料之內,倒不是軍情司已經滲透到了袁紹身邊,或者袁紹有某個謀士倒戈向青州,而是他派出去的使者剛好是個黨人。

    黨人的勢力在冀州根深蒂固,王芬荀和陳逸荀爽等人的門生故吏遍布冀州。袁紹雖然嚴厲打擊,但也只是將黨人高層束之高閣,利用三公九卿之位,剝奪了他們的權力,并沒有將所有的黨人一網打盡。

    他們的門生故吏,晚輩子孫,早就開枝散葉,甚至包括荀諶、郭圖、陳琳這些人,與黨人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荀諶是荀爽的侄子,郭圖的族人郭揖與八顧之一的范滂是好友,陳琳早年在洛陽聚于袁紹麾下,跟黨人相交甚密。

    身處于這世間,本來就很難逃過這關系網。特別是黨人本來就是桓帝靈帝時期,最著名的那些士人領袖,他們出生于當世一流的門閥豪族,他們的子孫后代,晚輩門生,自然也都是門閥豪族,相互糾葛,纏繞不清。

    即便是袁家,同樣與黨人牽連很深。像袁紹的軍隊之中一些主簿、書記、吏員就有大大小小的黨人,有一些效忠于袁紹,還有一些是荀和陳逸他們的門生故吏,隱藏得很深,潛伏在了袁紹軍中。

    荀和陳逸等人已經決定投靠朝廷,那么袁紹軍中的一些情報,就很容易通過他們最后再轉送到陳暮的桌案上。

    雖然袁紹身邊的高層沒有內應,但中下層有間諜,同樣是件好事。

    他們傳遞出來的情報雖然零碎,可如果多件事情串聯在一起,同樣能給劉備的謀士團清晰的判斷,更何況這次出使幽州的,還是山陽王氏的一名族人。

    這個山陽王氏,就是建安七子之一,寫《英雄記》的王粲家族,王粲的祖父便是八俊之一的王暢,與黨人自然是瓜葛極深。

    陳暮得知消息之后,就找來了徐榮和閻忠,跟他們聊一聊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不過徐榮與公孫度雖然自幼相識,可是多年過去,兩人都已是四十上下,人到中年,對以往很多事情早就已經忘了許多,大家也都變了很多,變得更加陌生,徐榮自然也無法對公孫度再有什么評價。

    “子歸,你忽然說起遼東的公孫度,是因為何故?”

    閻忠有些納悶。

    他這個時候還不知道情報。

    陳暮將手中的筆放下,坐在了身后的椅子上,淡淡地道:“袁紹派出使者,去游說公孫度,聯合他一起攻打公孫瓚。”

    閻忠沉吟道:“看來袁紹是一定要將公孫瓚置于死地呀,他就不怕再引進來一條豺狼?”

    “他當然不怕了。”

    陳暮笑著搖搖頭:“他害怕的是我們跟公孫瓚聯合起來,如果只是一個小小的公孫度,沒有大哥與公孫瓚那樣自幼相識的友誼,他不管是攻打誰,另外一方都不會去救。”

    “嗯......”

    閻忠點點頭。

    確實。

    劉備強大到與袁紹分庭抗禮的前提條件是公孫瓚與他站在同一條陣線。

    兩人聯合起來,已經與袁紹六四開,甚至七三開都說不定。

    而且他們之間的聯盟,還很難從內部攻破。

    因為公孫瓚和劉備之間,不僅僅有少年時的同窗友誼,還有如今的利益糾葛。

    如果袁紹想用反間計,離間公孫瓚和劉備,公孫瓚就得想清楚,他與劉備翻臉的后果。

    幽州頗為貧瘠,產出有限,與胡人交易的糧食、鹽、酒、紡織品,多賴于青州通過船運運往幽州。

    簡單來說,公孫瓚就是個中間經銷商,他并非商品出產者,一旦和劉備斷絕關系,那么他的生意鏈就直接從源頭斷開,頃刻間就能讓他破產。

    包括陳暮設計,也只是想把公孫瓚趕出冀州,不讓他插手冀州,以免以后與劉備產生爭奪冀州的想法,而不是想跟他翻臉。

    雙方有互惠互利的地方,很難撕破臉皮。

    因此袁紹只能消滅公孫瓚,而無法從內部將他們的聯盟打破。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区。| 凌海市| 鄂温| 承德县| 土默特左旗| 墨脱县| 株洲市| 怀化市| 高阳县| 巴塘县| 黑山县| 五家渠市| 平安县| 信阳市| 阿尔山市| 南投市| 泰兴市| 广西| 绍兴县| 大邑县| 疏附县| 含山县| 小金县| 托克托县| 益阳市| 精河县| 行唐县| 白山市| 雅安市| 富裕县| 扎赉特旗| 米易县| 盐源县| 曲松县| 合水县| 廊坊市| 贵德县| 永平县| 洛川县| 师宗县| 吴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