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午后烈陽高照,天色萬里無云。
密密麻麻的無數黑點出現在了曠野之上。
他們一開始只是遠遠地一排長隊橫列,如一字長蛇。
從東北方向進攻,最西北和最東南的士兵,相隔相近有一里之遠。
緊接著就是第二排,第三排......經驗豐富的老將一眼看過去,就能知道大概人數——不超過一萬五千人。
最重要的是,敵人還是以沖鋒陣型當中最忌諱的一排排橫列,毫無章法地直沖方式。
不開玩笑的說,古代是真的有戰陣的,而且對戰局影響很大。
包括戰國時期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唐朝的《衛公兵法》以及宋朝的《武經總要》等等著名兵書中都有大量陣法記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戚繼光的鴛鴦陣,以十一人為一組,有人負責防御,有人負責招架,有人負責進攻,有人負責騷擾,有人負責警戒,整個陣型攻守兼備,每次出戰,都能殺得明朝東南沿海入侵的島國倭寇狼狽逃竄,片甲不留。
一排橫列沖鋒的方式并非一字長蛇陣,而是沒有陣型。
看過木乃伊三部曲的都知道,里面大決戰的時候,基本就是兩幫人以這種方式進行對沖。
這種打法特點突出一個字——莽!
因為近距離貼身肉搏的時候,陣型太分散開來,就不太容易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所以如果有一種小規模的近身配合戰陣的話,就會好打很多。
還是拿戚繼光的鴛鴦陣舉例子,十一個人分左右兩隊應付四面八方的敵人,哪怕你是五千人,戚繼光只有一千一百人,可戰陣一旦形成,你就會發現自己最少三千人在外圍使不上勁,剩余兩千人在里面戰斗,而且這兩千人基本處于挨打的狀態,對人家的陣型很難造成破壞。
這就是戰陣最離譜的地方。
大規模戰爭中,你的陣型散開,排成一排這么沖鋒,敵人只要來一個錐子陣,當中直接給你鑿開,哪怕這一邊人數較少,但人家正面實際接觸的敵人并不多,因為大多數人都在外圍分散得厲害,他們只需要對付身邊的敵人就行。
排成一排這樣沖鋒最大的弱點便是力量分得太散,導致不管任何一點的后方都會十分薄弱,只要人家集中一點,以點破面,就能將你的陣型擊潰。
雖然有點再次鞭尸孫十萬的意思,但張遼在白狼山之戰以及合肥之戰當中,就是這樣做的。在人數較少的情況下,以錐子陣直接突破陣型,把敵人隊伍殺個對穿,開啟斬首行動。
區別在于蹋頓比較倒霉,一刀被張遼剁了。孫十萬跑得比較快,沒有被張遼當場給砍死而已。
所以騎兵以這樣的方式發起沖鋒,并不意味著是一件好事。
高覽張郃等人出身士族名門,好歹讀過兵書自有見識。當他們看到敵人是以這樣毫無陣型的方式發起沖鋒的時候,差點沒笑出聲來。
先不談在人數上他們有優勢,單說即便沒有人數優勢,以騎兵對騎兵,只要他們讓蹋頓用錐子陣沖鋒,先破其中路,再兩翼展開,四面包抄敵人左右兩側,怎么樣也能獲得勝利,因此這一戰用腳指頭想都知道,贏定了。
然而下一秒,他們臉上的笑容就瞬間凝固,再也發不出任何聲音。
因為他們看到在那一萬多人的后方,在短暫的真空之后,緊接著便又是涌現出無數黑點,仿佛永無止境一樣,源源不斷地涌現,又如一道可怕的滔天巨浪,洶涌澎湃地向這邊涌來,要將擋在他們面前的一切碾為塵土。
敵人不止是一萬多人,而是浩浩蕩蕩,不計其數!
看到這一幕之后,高覽和張郃人都傻眼了。
錐子陣鑿穿敵人陣型,是利用的敵人兩翼展開導致中心薄弱的缺點。
但人家中心根本不薄弱啊,后面還有無數的兵馬在往前方沖鋒,你錐子陣能破兩排,三排乃至十排,破得了人家二十排,三十排的沖鋒?
量變引起質變。
這仗還怎么打?
拿頭打?
而就在高覽張郃不知所措的時候,更遠的地方,蘇仆延和烏延二人對視一眼,頗為心領神會地點點頭。
蘇仆延在歷史上還有一個名字——烏桓峭王。
烏延則叫——烏桓汗魯王。
他們二人歷史上都曾經跟隨丘力居叛亂,由于和公孫瓚打過仗,結了仇,上了公孫瓚的黑名單,這才不得不又跟著蹋頓繼續作亂。
但同樣的,在劉虞死后,他們也是跟著鮮于輔一起出兵,攻打了公孫瓚,為劉虞報仇!
前些日子,當部落長老們將劉虞詔令送到他們面前的時候,兩個人瞬間就不知道該怎么辦起來。
由于他們的部落實力弱小,總人口加起來,也只有蹋頓部落一半的實力,所以不得不依附于蹋頓,跟著他對抗公孫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南县|
静乐县|
万荣县|
额敏县|
江山市|
石棉县|
无锡市|
道孚县|
绿春县|
怀柔区|
大悟县|
高州市|
镇原县|
馆陶县|
古交市|
霍林郭勒市|
忻城县|
仁怀市|
吉林市|
朝阳县|
屯留县|
遵义县|
克山县|
聂拉木县|
遵义市|
盐城市|
鲜城|
平原县|
大庆市|
泾川县|
郑州市|
寿阳县|
盐亭县|
云浮市|
喀喇沁旗|
仁怀市|
永和县|
望谟县|
辽阳市|
吐鲁番市|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