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二分天下之論”,歷史上是周瑜提出來的戰略計劃。

    他認為在赤壁之戰后,孫權集團可以吞并劉備集團,然后出兵巴蜀,占據四川,與曹操南北分治。

    而魯肅提出的戰略則叫“榻上策”,他覺得應該先吞并劉表,再看天下形勢。

    從時間上來講,魯肅的“榻上策”早于周瑜二分天下論,建安五年,官渡之戰才剛剛打完,他就對孫權說,應該先取劉表,再圖北方。

    最關鍵的是,魯肅其實并不是個什么忠厚仁義君子,不要被老羅塑造的老實形象給騙了,因為早在“榻上策”之時,他就勸孫權奪取荊州之后,就立即學劉邦稱帝,建立一番基業。

    在當時最先稱帝的袁術才剛剛死掉,很多人以為曹操是個周文王要大興漢室,天下無數心向漢室之人紛紛為曹操效力的時候,也就只有魯肅在勸孫權稱帝。

    雖然這一點無可厚非,但以此時的輿論環境以及江東就連張昭這等重臣都是投降派來看,絕大多數諸侯都沒有或者不敢有稱帝的想法。

    即便是他們反抗曹操,也是打著復興漢室,說曹操是控制皇帝,操弄權術的奸臣這個由頭與當時的許都朝廷對抗。

    比如孫策占據江東,說要進攻許都,便是打著匡扶漢室的名義。

    在那個時間節點,也只有魯肅完全沒有把漢室江山放在眼里,勸說孫權稱帝,可見魯肅絕對是一個狠人,而非什么老實人。

    當然,這里并不是說魯肅人品不行。

    而是說魯肅絕不是演義中表現得那么老實憨厚。

    真正的魯肅不僅擁有不錯的戰略眼光,同時也是孫氏集團最大的擁護者。

    歷史上若非魯肅周瑜等人堅定主戰的話,以當時江東聲投降派浩大的聲勢,孫權保不齊還真有可能會投降。

    那為什么歷史上提出“榻上策”的魯肅如今會與周瑜會一起提出二分天下論呢?

    因為時局不同了。

    歷史上魯肅提出“榻上策”的時候,曹操才剛剛打贏官渡之戰,袁紹雖敗,實力猶存,北方依舊處于難解難分之勢,二人誰才是勝利者,大家都不知道。

    包括魯肅也只是認為,要想消滅曹操不容易,還是先觀望北方的形勢再說。

    所以當時魯肅給孫權的意見就是先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等到合適的機會除掉黃祖,然后攻滅劉表占據荊州,最后再稱帝建功立業。

    但現在由于豫州是在孫家手里,他們就幾乎直接與北方接壤。

    如果能夠奪下揚州和荊州,則將擁有黃河以南除兗州青州徐州以外的所有地盤,實力會大幅度提升。而北方即便是分出勝負,也不過是得了幽州冀州青州之地。

    兩方中間還夾了個曹操,在北方勢力更強的情況下,曹操不會傻到與孫家為敵。

    因此孫家如果真的能夠在這數年之內平定袁術和劉表,則趁著曹操的地盤為中間的緩沖區的時候,西進川蜀奪得四川,則與北方霸主共分天下!

    這里有個很明顯的差別就在于,歷史上沒有曹操在中間作為緩沖區。

    有些類似于后來的北宋——遼——金,亦或者南宋——金——蒙這種關系,兩大帝國之間,都有個第三方的存在。

    正因為歷史上沒有這個第三方,魯肅和周瑜那時就認為,只要北方分出勝負,敵人就會立即南下,他們應該沒有什么機會再圖謀川蜀。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也僅僅只是以“榻上策”為戰略,多次對劉表進攻,主要還是奪取荊州為主,等到赤壁之戰擊敗了曹操,才開始有了對川蜀有想法。

    而如今有了曹操作為中間緩沖區,魯肅和周瑜就覺得,趁著現在如果可以把袁術和劉表擊敗,拿下揚州和荊州,那么整個南方都會落入他們手里。

    到時候哪怕北方分出勝負,中間還有個勢力不大不小的曹操作為阻礙,南北就不會那么快發生戰事,他們也就有充足的時間西進四川。

    畢竟唇寒齒亡的道理,北宋和南宋不懂,不代表曹操不懂。大概率,那時曹操也只能聯合他們對抗北方勢力。

    這個策略,可謂是“榻上策”與“二分天下論”的結合體,趁著北方劉備和袁紹大打出手的時候,先破袁術,再取劉表,聯合曹操對抗北方,同時西取巴蜀,戰略眼光非常長遠。

    然而聽到魯肅和周瑜的話,孫策卻一時猶豫,看著他們二人忍不住問道:“公瑾,子敬。我覺得......你們會不會想得太簡單了些?”

    “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西县| 安阳县| 潼南县| 清镇市| 麻栗坡县| 额尔古纳市| 洛宁县| 德昌县| 固原市| 垣曲县| 密山市| 垦利县| 崇阳县| 湛江市| 金川县| 孟津县| 京山县| 罗江县| 冀州市| 沧州市| 鄂州市| 开封县| 澜沧| 兴海县| 江陵县| 台南市| 巫山县| 汪清县| 潜江市| 东乌珠穆沁旗| 萍乡市| 衡阳市| 许昌市| 通化市| 壶关县| 太原市| 北京市| 北京市| 石柱| 罗平县|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