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铚縣會盟-《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現在隨著孫策和劉表的主力北上抵達了淮北,那么劉表四萬,孫策四萬,再加上曹操三萬多人馬,他們的聯軍總兵力也已經接近十二萬。
朝廷那邊劉備身邊是八萬人,陳暮身邊是三萬多人,至少在明面上,正面戰場雙方的兵力對比已經接近1比1,幾乎達到持平。
然而這是沒有算徐州臧霸部隊和蔡陽部隊的統計,除此之外,陳暮還把黃忠和太史慈的水軍力量給調走。
這就導致原本應該十五六萬人馬的絕對兵力優勢,在這個時候居然出現了偏差,少了一些人。
陸議目光快速在地圖上梭巡,沉思道:“這個打法是沒錯的,但都督少算了一步。”
“你是說徐州吧。”
周瑜猜到了陸議想說什么,指著地圖上說道:“徐州有幾萬朝廷兵馬,但他們不可能那么快支援過來,必然是繞道下邳,過取慮而逼近符離。所以我認為,我們的動作要快。”
“不是。”
陸議搖搖頭:“徐州的兵馬確實是一個問題,但不是主要問題。”
“伯言,說說你的看法。”
孫策又把目光放在了一旁的陸議身上。
自從上次陸議提出先取江東而立足的策略之后,他在孫策軍的地位直線上升。
雖然周瑜和魯肅也不是笨蛋,已經猜到這個策略帶來的后果就是把曹操徹底賣掉,讓朝廷收拾曹操更加容易。
但人都是利己的,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我占據江東有長江天險,割據一方,憑什么要在河南和你曹操一起正面硬抗來自朝廷的壓力?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孫策離開河南這件事情對于曹操屬于噩耗。但對于孫策集團來說,卻是一件利益更大的事情。
這樣孫策獲得了穩定的江東地盤,朝廷看到了河南空虛的實力,唯有曹操受傷的世界就這樣形成了。
只不過雖然死道友不死貧道,但孫策也不敢眼睜睜地看著曹操死,所以還是得來幫忙聽到孫策的話后,陸議先是向孫策微微拱手,然后才說道:“將軍,都督漏算的一步,其實是我們的盟友曹操和劉表。”
被陸議一提醒,周瑜頓時恍然大悟道:“是了,我光關注敵人,卻忘了盟友的想法。”
孫策不解道:“他們能有什么想法?”
陸議笑道:“曹操新敗,士氣萎靡不振。劉表兵馬雖眾,可強于水師而弱于陸軍,讓他們的兵馬去與兵強馬壯的朝廷相撞,無異于自尋死路。”
“這......”
孫策頓時皺起眉頭,被陸議一說,一下子覺得似乎真按照周瑜的策略行進,形勢就肯定會很不妙。
一般來說,主力對主力,偏師對偏師,戰場形勢很大程度要靠偏師來帶動。
因為雙方的主力部隊在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很難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所以如果有另外一支新的力量加入,就會導致戰場形勢失衡。
就好像兩個人掰手腕,力氣差不多,難分高下。此時忽然另外一只手給其中一方增加了力量,就會讓平衡失效。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官渡之戰和滑鐵盧之戰,曹操以偏師奇襲官渡,讓袁紹的糧草枯竭,從而失去作戰能力。布呂歇爾比格魯希早到了幾個小時,最終造成了拿破侖的失敗。
因此雙方在戰術布局上,劉備和曹操劉表主力相持于相縣竹邑一帶,若是正常情況下,肯定是必須要等孫策和陳暮分出勝負,看誰支援得快就能贏下勝利。
但問題在于看上去劉備和曹操劉表的主力雙方人數相差不大,可士兵的士氣和戰斗力完全不對等,也就是說,實際上兩邊的局勢并非均衡。
那么這場戰爭的想法就脫離了周瑜原本的計劃,也就是先破陳暮,再轉道支援曹操劉表,兩面包抄劉備的構思就會失效。
因為原定計劃的前提是曹操劉表扛得住劉備的進攻,要是扛不住,那還打個屁?
即便你這邊擊敗了陳暮,那邊曹劉聯軍被迫,孫策面臨的就是朝廷的主力軍隊,基本不可能勝利。
聽到陸議的話,周瑜沉吟道:“確實是我考慮不周了。”
孫策忙道:“那該如何是好?”
陸議想了想道:“此事還得與曹操劉表商議一下,具體談談該怎么打,確定個方程才行。不然我們這邊想著怎么打,他們那邊又想著怎么打,互不統屬,指揮一亂,必然會敗。”
一旁的魯肅嘆息道:“這就是聯盟的壞處,春秋時六國伐秦,就是指揮不統一而被秦國大敗。當今十八路諸侯討董,亦是關東各路諸侯各有心思而半途而廢。”
“剛好借著這次機會,或許我們能夠統籌一下劉表和曹操的軍隊,指揮他們共同作戰。伯符,我建議我們可以邀請他們共同會盟,確定盟主關系。”
周瑜目光閃爍,如果能讓孫策擔任盟主,那么統一調度肯定不成問題。而且還可以借機削弱曹操和劉表的實力,一舉兩得。
“這個辦法好。”
“我們的實力最強,確實應該是盟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宁市|
台北县|
大荔县|
手机|
延川县|
枣阳市|
深泽县|
长宁县|
介休市|
阳西县|
宁晋县|
炎陵县|
静海县|
若尔盖县|
澄江县|
扬中市|
施秉县|
那曲县|
北川|
黄浦区|
阳西县|
德江县|
囊谦县|
长治市|
磴口县|
吉林省|
南康市|
嘉兴市|
兰考县|
宾川县|
都安|
应用必备|
牟定县|
得荣县|
正阳县|
确山县|
利津县|
泽州县|
红安县|
金门县|
和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