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陶邑之中的守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不如趙軍,之所以能夠抵擋這么幾天時間,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陶邑城那高大的城防。 因此當趙軍猶如猛虎下山般的殺入陶邑城中時,整個攻城戰的結果也就徹底注定了。 在一個時辰的戰斗后,魏軍在陶邑之中的最高主將魏文戰死。 魏文死后,剩下的魏軍再無斗志,紛紛朝趙軍投降。 在停戰協議的最后一個晚上,趙軍終于攻克了陶邑!翌日中午,剛剛回國的信陵君率領一支魏國援軍趕到。 對于信陵君的奔波,魏國之中其實有不少人是不以為然的。 就連信陵君的幾名心腹也在暗中勸說過信陵君:“君候,武信君再怎么樣也不可能攻克陶邑的,您又何必如此奔波呢?” 對于這些好意的勸說,信陵君并沒有任何的斥責,只是說了這么一句話:“武信君乃天下第一名將,對于武信君來說,沒有不可能!” 如果說之前的戰爭還只是讓信陵君從其他方面了解到趙括的厲害,那么靈丘之戰中第一次和趙括的對抗就讓信陵君完全明白了趙括為什么能夠這么多次擊敗秦國的武安君白起。 也正是因為知道趙括的強大,所以信陵君才會不顧一切的率軍疾進,一路馳援陶邑。 按照信陵君的計劃,原本他應該提前兩天抵達陶邑。 然而信陵君錯誤的低估了一點,那就是除了信陵君本人之外,其他數萬魏軍將士的軍心。 在這些魏軍將士們看來,如果提前兩天抵達,那停戰協議之中約定的日期還沒到,這就代表著大家還要和趙軍開戰。 要知道,趙軍前不久才剛剛在靈丘城外把魏軍打得慘敗,那時候魏國還有燕國和韓國兩個盟友呢。 如今魏國這些殘兵敗將單獨和趙軍開戰,結果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必敗無疑。 打仗大家都習慣了,打仗會死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但眼下和趙軍的作戰明擺著就是送死啊,這大家就不能干了。 所以即便信陵君再怎么三令五申,甚至斬殺了十幾名不遵軍令的將官,這支魏國軍隊依舊還是姍姍來遲,在停戰的這一天抵達了陶邑城外。 當陶邑城出現在自己的視線之中時,信陵君先是目光落在城外的趙軍大營上,然后才看向陶邑城的城墻。 但就是這一看,信陵君整個人就直接的呆住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