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魏王淡淡的說道:“趙國使者的話剛剛大家也都聽到了,讓寡人明年開春之后派出軍隊配合趙、楚兩國攻伐秦國。 韓王也派來使者,說韓國這一次愿意和我們大魏共同進退。 諸卿都來說說,寡人和大魏這一次究竟要怎么做才好?” 第一個開口的是信陵君:“大王,趙國野心勃勃是人所共知的。 我們大魏的都城大梁和邯鄲之間的距離又是諸侯之中最近的,去年武信君還強行奪走了大魏的陶邑,實在是大魏之恥啊。 如今秦國愿意站出來和趙國對抗,正好是大魏趁機而起反擊趙國霸權(quán),奪回陶邑的最佳時機!” 信陵君是不折不扣的“反趙派”。 雖然并不是很喜歡信陵君這個親弟弟,但魏王聽完之后還是下意識的微微點頭。 陶邑可是魏國最大的經(jīng)濟城市,地位相當(dāng)于燕國的武陽城,魏國丟掉陶邑之后的損失是非常嚴(yán)重的,別的不說,今年上計之后送上來的財政報表那個堪比跳水的縮減幅度真的讓魏王十分想罵人。 信陵君看到魏王同意自己的意見,心中也是有些歡喜的,但下一刻當(dāng)另外一名魏國重臣晉鄙也開口之后,信陵君就歡喜不起來了。 魏國大將軍晉鄙咳嗽一聲,道:“信陵君之言,晉鄙不敢茍同也。 誠然,趙國確實是我們大魏的強敵,但這一次趙國要去進攻的可是秦國,并非我們大魏。” “大魏出個幾萬兵馬,看著趙國和秦國殊死拼殺不好嗎? 為何要站出來和趙國作對呢? 要知道以趙魏之間的地理距離,若是當(dāng)真開戰(zhàn)的話,趙國第一個要進攻的就不是秦國,而是我們大魏了!” “信陵君還忽略了最后一點,那就是趙國擁有天下第一名將武信君趙括。 武信君用兵如神出道至今從未有過敗績,去年大魏就在武信君的手下吃到了靈丘之戰(zhàn)這樣的大敗,還被武信君占領(lǐng)了陶邑。 難道這樣的教訓(xùn)還不夠,還要繼續(xù)讓武信君送給我們大魏更多的失敗,奪走我們大魏更多的領(lǐng)土才行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