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平丘前線。 正如王龁以及蒙驁在議事之時所言,無論是連續趕路的秦韓聯軍和楚軍,還是連番攻城已久的趙軍都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息。 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整個戰場出現了久違的平靜。 在這幾天時間里也不是就全然沒有事情發生,趙括下令打開了平丘城門,任由所有平丘城之中的魏國百姓離去。 對此,不少趙國的將軍們提出異議。 在這些趙國將軍們看來,平丘城既然已經被占領,那里面這幾萬城中百姓就成為了趙軍的財產,應該讓趙軍隨意處置。 怎么處置? 那當然就是把他們統統都弄成奴隸,苦役之類的。 至于這個過程中死多少人,那都無所謂的,誰會在意奴隸們的死活呢? 趙括的答復也很簡單:“本侯不能看著他們活活餓死!” 身為統帥,趙括不可能用軍糧來養這些民眾,也不可能看著這些民眾活活餓死讓平丘城變成一座死城,更不可能將這些民眾直接屠殺一空,那么釋放他們就是唯一的選擇。 這是趙括自己心中的公平。 還有一個小小的細節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在離開平丘城的民眾之中其實不聲不響的摻進了上百名夜鶯的探子。 這些夜鶯的探子從此將正式以平丘城難民的身份融入到魏國之中,成為真正的“魏國人”。 在這件事情做完之后,無論是趙國軍中還是附近的魏國民眾嘴里,武信君趙括的仁德之名也慢慢的傳開。 軍隊的底層士兵們當然可以借機休息幾天,但作為主帥,趙括自然是要運籌帷幄,和自己的心腹們商議一番。 李斯、韓非和郭縱這三人如今屬于趙括的內政組,負責坐鎮邯鄲聯絡各方。 所以,趙括所商議的對象就是許歷和李牧,以及趙軍副將樂乘。 趙括伸手敲了敲桌案上的地圖,沉聲道:“從眼下的局勢來看,大趙一舉滅亡魏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只不過不高。” 所謂計劃沒有變化快,一開始的時候趙括想的是一路從魏國打到秦國,但打著打著突然發現魏國已經被宰得半死不活,似乎能夠先把魏國給一口吞下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