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李牧在江南會稽郡征戰的時候,趙括也同樣在攻略九江郡。 九江郡的由來,是因為在這個郡之中的長江水道上有九條河流匯聚入江,從而得名。 由于年代的原因,后世的鄱陽湖這個時候還沒有出現,在鄱陽湖更北方的地方則有一座大湖,它的名字叫做彭蠡澤。 彭蠡澤的面積比起鄱陽湖還要更大一些,但即便是再大的湖面,當數百艘大大小小的戰船齊至的時候,還是給人一種非常強烈的壓迫感。 趙括就站在其中最大的一艘戰船之上,這艘戰船的名字叫做余皇,傳說是當年越王勾踐命人所制造的,也是如今大漢國水師的旗艦。 項燕就站在趙括的面前,興沖沖的介紹著:“大王,這可是當世最為強大的戰艦,絕對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一般的存在啊!” 趙括微笑著聽完項燕的話,不置可否。 余皇確實是相當大的,但是對于趙括而言,他當年也是去過航母博物館的人,當然知道真正的海洋霸主級艦船應有的模樣。 余皇戰艦或許能夠幫助漢國征服所有大江大河,但若是真的拿到海上去的話,其實也就只能在近海作戰,遠洋能力還是十分欠缺的。 這也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們基本上都是在近海活動,基本上不會有什么人無聊到跑去深海航行,活著不好嗎? 趙括突然開口了:“聽說吳縣那邊的造船技術水平還不錯?” 項燕愣了一下,忙道:“確實如此。 以前越國最優秀的工匠就是在瑯琊和吳縣,后來我們楚國滅了越國,瑯琊那邊成了和齊國對抗的前線,所以大部分的造船工匠就被遷移到吳縣去了。” 趙括聞言微微點頭,道:“這樣的話,將來的海洋艦隊基地就可以放在吳縣了。” 在趙括的規劃之中,大漢國將來會有兩個艦隊基地,一個是在齊地膠東,另外一個就是在楚地吳縣。 這兩個地方都屬于是后世海運非常發達的地方,尤其是吳縣所在的江南更是在宋朝時期成為了天下最富庶的海運地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八字成語就是在那個時候享譽世界的。 當然了,其實以大航海而論,還有一個更好的港口,那就是嶺南。 只不過嶺南的征服和開發顯然還是需要不少時間的,所以現在的趙括暫時還指望不上那邊。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喊殺聲突然傳來,吸引了趙括的注意力。 趙括放眼望去,正好看到一群奇裝異服之人從湖邊的森林里沖出來,站在湖岸邊上對著漢軍的艦隊張牙舞爪,一陣鬼哭狼嚎。 趙括看了一會,確定面前這群家伙應該是越人。 雖然楚國在長江以南設立了會稽、長沙、九江三個郡,但事實上只有會稽郡由于是當年吳國和越國的核心地帶所以基本上實現了華夏化,長沙和九江兩個郡偏北的地方還好,稍微往南一點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這些越人的聚集地了。 越人是什么樣的呢? 簡單的說就是“斷發紋身”,越人由于生活在當時比較炎熱的江南、嶺南地區,所以他們的頭發是不像華夏人那樣無論男女都留得很長并且梳成發髻,而是直接就剪成各種各樣的短發,并且在身上涂上各式各樣的刺青。 即便是在后世,南方的某些少數民族老一輩之中依然保留著這樣的習俗,這就是因為他們是越人演化而來的后裔。 不僅如此,越人身上的飾品也很有特點,他們喜歡把貝殼、珠子之類的東西串起來佩戴,像手腕、脖子、腳腕等都是可以佩戴的地方。 還有一點,就是許多越人由于生活在山林之中的緣故,他們還喜歡赤足。 但值得一提的是,越人也是一個很早就學會種水稻的種族。 趙括想了想,開口道:“項燕,你能和他們溝通嗎?” 項燕聳了聳肩膀,有些無奈的說道:“不瞞大王,我們項氏的封地都是在淮河以北,和這些長江以南的越人基本上沒有什么交流。 倒是本地的幾名楚國封君,可能有辦法和這些越人交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