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括看著面前幾名重臣明顯不解的目光,又一次的笑了起來:“其實吧,司馬尚的這個情況,朕確實沒有感到太意外。” 要知道在歷史上,秦始皇對南方包括甌越、閩越、揚越在內的“百越”用兵,那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第一次征戰南方的時候,秦始皇麾下的大將屠維可是帶了五十多萬的大軍,一路攻克閩浙,隨后在桂林郡境內吃了一個大敗仗,第一次南征宣告失敗。 對于這種失敗,秦始皇當然是咽不下這口氣的,于是在五年之后,秦始皇又派出趙佗、任囂兩名大將率領大軍南下發動第二次南征戰爭,這一次秦國成功的攻克了嶺南地區,設立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三個郡。 在穩固了這三個郡之后,秦始皇再度下令,讓趙佗繼續進攻甌駱殘余的部落,這是第三次南征戰爭,只不過打著打著秦始皇就死了,隨后秦末大內戰爆發,這一次的戰爭也就無疾而終。 從趙括自己的角度來說,他覺得大漢國當然是比當年的秦國強的,但是排除掉炸藥和火槍的話,其實也并沒有強太多。 偏偏這一次的南征,炸藥并不能起到什么太大的作用,因為百越這些部落本身就只是一些木柵欄搞的營墻,壓根不需要火藥就能攻破。 而火槍的話,由于產量有限的緣故,主要都拿來供應趙括親自率領的西征軍了,司馬尚的手下也有一支兩千人的火槍兵,只不過戰斗力相對而言是比較低下的,更偏向于實驗性質。 最重要的是,秦始皇當年派出屠維有多少人? 那可是直接就五十萬大軍。 現在,趙括才給了司馬尚多少兵馬? 也就十五萬人,都還不到秦始皇給屠維兵馬的三分之一呢。 憑借著這十五萬人,司馬尚能攻克浙閩兩省,確實已經屬于一個相當不錯的表現了。 這些事先就已經在趙括的考慮之中,所以趙括當然不會苛責司馬尚。 在聽到了趙括的話之后,在場的幾名重臣也都愣住了。 過了好一會,許歷才道:“既然陛下都已經對司馬尚今日的情況有所預料的話,那為何不給司馬尚增加更多的兵馬呢?” 許歷的這個問題,顯然也是其他重臣們心中想要問出來的問題。 趙括聞言,不由笑道:“這個問題其實就更簡單了,因為我們大漢國出動的兵馬已經太多,所以確實是不能給司馬尚更多的兵馬了。” 這一次趙括西征,帶走了十五萬,司馬尚又是十五萬,再加上西南方向的兵馬,大漢國一年內可是同時有接近五十萬大軍在作戰。 如果再給司馬尚多一些兵馬,那就是一年之中出動五十五萬、六十萬甚至是更多,這無疑會對大漢國造成更加沉重的負擔。 趙括淡然的笑著,說著:“所以說啊,這件事情暫時是急不來的。 等會丞相府那邊就給朕擬一個旨意,告訴司馬尚,說只要他能在五年時間內平定整個嶺南和桂林地區,朕就算他的大功勞。 讓他不要著急,一步一步的慢慢來!” 趙括的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其他人自然也是不可能再有任何的意見,紛紛點頭應是。 對于趙括來說,西南方向的輪戰軍團和東南方向的司馬尚軍團,應該是接下來的幾年里大漢征戰的主要方向。 這兩個方向一東一西,就好像是一個螃蟹的兩邊鉗子一樣朝著嶺南包夾過去,南方的那些百越部落或許能夠頑抗一時,但是在大漢國雄厚的國力和趙括這位皇帝的意志面前,又怎么可能長久的支撐下去? 關于嶺南的事情,到這里也就算是暫時的告一段落了。 幾天過后,一個新的消息就傳到了帝京城。 這個消息是來自于遙遠的西域伊犁城,寫奏章的正是龐煖的孫子龐正。 “塞琉古使者已經抵達伊犁,臣按照陛下之前的命令,已經讓人將其護送前往中原,還請陛下知悉。” 趙括看著這份奏章,嘴角也是開始露出了一絲笑容:“這些塞琉古人,反應還是很快的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