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括這一聲令下,第2天一場作戰會議,自然也就在大漢國的宮殿之中召開了。 趙括坐在王位上,表情相當的平靜,對著面前的眾多大漢國的重臣們說道:“諸位愛卿,現在又是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呢也應該得好好的謀劃一下,等到明年我們大漢國究竟要朝著哪個方向去開拓進取的事情了。” 在聽到了趙括的這番話之后,在場不少的大漢國臣子們就露出了有些驚訝的表情。 要知道通常來說這都是在冬天才會商議的事情,像趙括這樣,把他直接提前到秋天來商議,確實還是比較罕見的。 包括導演并沒有回答這些臣子們的疑問,或者說沒有那個必要。 因為等會會議召開之后,這些臣子們自然也就明白,究竟趙括要為什么會這么快地召開了這一次的會議? 趙括看了一眼面前的參謀部參謀長項燕,開口說道:“項燕那你來介紹一下,接下來朕打算進行的戰略吧。” 在趙括獲得了皇帝的寶座之后,像之前那種類似于趙國的軍事商議機制也發生了變化。 像之前的趙國一般都是君臣們一起去商議,接下來究竟要去攻打哪一個國家,并且經常會因此而爆發激烈的爭執,但是大漢國的話就由此作出了改革,一般是直接由參謀部來擬定戰略,然后再讓大漢國的君臣們進行討論。 像大漢國這樣做的好處呢,就是說整個戰略基本上是由懂軍事的武將們來制定的,文官們雖然也有知情和討論的權利,但是不能夠影響到戰略的制定,只能對戰略進行選擇。 這樣一來的話,文官畢竟是門外漢,他們瞎指揮干擾到軍事戰略進行的可能性,也就大大的降低了。 經過了幾年的實驗,這種方式基本上已經成為了大漢國之中最為有效的方式,也已經被所有的大漢國臣子們所接受了。 項燕在聽到了趙括的命令之后,站了起來,走到了懸掛著的地圖面前。 由于參謀部的部長司馬尚現在還在南方,對著南越諸多部落進行著攻伐,所以說項燕這個參謀長又一次的成為了介紹戰略的人選。 其實這件事情也不是項燕第1次做了,但是這一次項燕的心中依然還是有著莫名的緊張,因為根據這一次的戰略來說,大漢國之中又將誕生一支新的軍隊建制了。 項燕清了清嗓子,將心中那些雜亂的念頭都給摒棄了出去,然后開口說道:“根據參謀部諸多將軍和參謀們的討論,之后一致認為這一次我們應該是時候把整個朝鮮半島給拿下來了。” 說話間項燕手中的指揮棒,也是從帝京城的方向朝著東北移動,落在了朝鮮半島之上。 在聽到了項燕的話之后,在場的大漢國臣子們臉上表情各異,但是都并沒有開口說話。 對于他們來說朝鮮其實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地方,所以在沒有完全聽完整個戰略之前,他們并不愿意先開口發表任何的意見。 項燕當然也明白這個情況,所以說他再稍微做停頓一下之后就繼續說了下去。 “朝鮮半島現在的情況其實是比較簡單的,北方的主要地區都是被箕子朝鮮政權所占據,而南方的話應該就是各個比較原始落后的部落國家。 我們這一次大約是打算出動5萬左右的兵馬,再配合上我們大漢國剛剛整備完畢,已經形成戰斗力的海軍艦隊,水路兩條路線一起進軍,爭取在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內,徹底的占領整個朝鮮半島,將這片土地納入到我們大漢國的治下。” 在聽完了項燕的這么一個介紹之后,在場的大漢國重臣們若有所思。 正丞相許歷第1個開口了:“老夫想要問一下,如果能夠占領這個朝鮮半島,對于我們大漢國而言有什么好處嗎?” 在經過了趙括這些年的影響或者說是調教之后,趙括麾下的這些臣子們也習慣于用一種戰爭經濟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這場戰爭打完之后,對于大漢國來說沒有什么太大的好處獲得,那這場戰爭究竟要不要打,就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項燕顯然也早就知道會有人這么問的,所以說他也是立刻就做出了回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