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趙政竭盡全力的想要說服趙謙,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事實是,趙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漢國太子,所以說除非是趙括本人在場,不然的話其他人的意見其實都是不足以說動已經下定決心的趙謙。 第2天趙謙就去找來了,海軍司令。 這位海軍司令在剛剛聽到趙謙的話之后,也是大吃一驚,全力的想要反對這件事情,但是趙謙就和對付趙政的時候一樣,完全沒有任何的動搖,甚至最后還拿出了監軍的職位,直接強行壓制住了這名海軍司令的意見。 監軍這個職位在某些關鍵的時刻是可以直接罷免的主將來接管指揮權的,換句話說,如果這位海軍司令不愿意同意趙謙的意見的話,那么趙謙就可以當場罷免掉他,自己來出任這個新的海軍司令。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當趙謙搬出這一條的時候,海軍司令就只能夠無可奈何的選擇了屈服。 畢竟如果是海軍司令自己在場的話,那么局面還能控制一下,要是趙謙來當這個司令,那就真的不知道事情會接下來發展到哪個地步了。 當然了,這位海軍司令也并不是說就完全無條件的同意了趙謙的意見,他同時也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必須要留下一部分的船只在這里建立一座城池,這樣子的話也好對到時候趙謙的回歸進行接應。 對于海軍司令的這個要求,趙謙倒是非常爽快的就答應了他,甚至還非常主動的給這座還沒有建立起來的城池起了一個新的名字。 “這地方有兩座山,長得和釜一樣,那么這座城池就叫做釜山吧?!? 一是大漢國在朝鮮半島南邊的一座新的城市釜山城,就這么被定下名來。 而那個部落之中的青壯年勞動力也就成為了建造釜山的第1批工人,當然了,由于他們眼下來說已經被歸為是大漢國的子民,所以說他們倒是不需要獲得那種奴隸的非人待遇。 過一段時間,來自項燕和王翦所率領的大漢國陸軍也會抵達這里,到時候陸軍所帶來的大批俘虜才是真正建設這座城池的最佳對象。 事實上項燕的陸軍主力距離釜山城已經不遠了,也就大約五六天的路程。 對于這個情況,趙謙當然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并沒有等到項燕到來,而是直接在稍微做了一些準備之后,就帶領著15艘大小船只出發了。 這一天趙謙看著東邊高照的艷陽,臉上露出了笑容。 一直以來趙謙都是一個非常乖巧的孩子,但是他其實在心中也是有一種少年人的活躍和野心在里面的。 他也想要嘗試一下,去做一些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去向這個世界,尤其是自己的父皇,證明其實他已經長大了,已經能夠回大漢國作出一些貢獻了。 現在這一次出海,無疑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而且在肇慶看來這一次出海的風險其實也是完全可以被控制住的,因為朝鮮海峽從地圖上來看其實并不算是太遠,也就幾天的時間應該就足夠抵達對岸的扶桑四島了。 所以想到這里之后,趙謙也是笑著對身邊的海軍司令說道:“李司令你也不需要那么的喪氣,要知道如果真的我們發現了扶桑四島的話,這一次我們絕對是有大功勞的?!? 海軍司令哭喪著臉看了趙謙一眼,其實這個海軍司令此刻他的心中是相當崩潰的,因為他都不知道這一次出海究竟是怎么樣啊,要是趙謙真的出了什么事情的話,那這海軍司令可以說是全家性命都得賠上。 但是沒有辦法,誰讓趙謙這個太子壓在這里呢。 就在這清晨的陽光照耀下,趙謙率領著15艘大小船只朝著東方出發,并且一路駛入了汪洋大海之中,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視線里。 直到三天之后,項燕和王翦才終于率領著路軍主力趕到了釜山城。 這個速度其實已經很快了,畢竟大軍一路行動并不算方便,而且一路上還要順便收拾一下那些不聽話的各種野蠻人部落。 但即便如此,在得知趙謙居然已經帶著船只出海去東方之后,項燕和王翦還是同時傻眼了。 足足過了半分鐘之后,項燕才開口說道:咱們這位太子……他真的知道他在做什么嗎?” 王翦嘆了一口氣,道:“連海軍司令都被帶走了,所有不適合出海的小船也都留下了,你覺得他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嗎?” 項燕有些懊惱的拍了一下桌子,道:“他還只不過是一個沒有成年的孩子,他怎么就這么膽大?” 王翦摸了摸鼻子,過了老半天才道:“或許,這就是陛下的血脈吧?!? 不管項燕和王翦再怎么心中焦急和無語,他們這個時候也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夠在釜山城這邊留下一支部隊,等候著趙謙的歸來。 趙謙碰上了麻煩。 由于有指南針的幫助,所以趙謙這一次一開始的出海還是比較順利的。 但是到了第二天,情況卻發生了一些些的變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