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累積的文件處理完畢,新的文件增長速度,其實就沒辦么快,一天最多三五件。而且基本上只需要掃一眼就能解決,畢竟大亂還沒有開始,并州也相對安全。 “主公,一切如你所料,袁紹謀刺董卓失敗,或者說還沒有正式行刺就被發現,最后不得不遠遁渤海。不過董卓不僅沒有追究,反而故意隱瞞這件事情,還封他為渤海太守。”大概是五天左右,荀彧拿著一份洛陽來的消息前來匯報。 “他是第一個,卻并非最后會對董卓下手的。只是現階段,你我就默默看著,看看下一個勇士,到底什么時候出現。再說,袁紹刺董,作秀的成分更大一些。”劉韜隨口說道。 今天是他的大日子,新居已經修繕完畢,當然這是幾天前就完成的。問題是今天蔡琰等人過來了,相隔大半年,一家人總算能聚在一起。 只是師范、圖書館和學院的搬遷,大概需要明年才能完成。云中那邊改為分校,留了一些導師在那邊繼續教學,不過最優秀最核心的部分,都會搬過來。 云中那邊,優秀的讀書人并不多,除非從孩子開始做起。在云中搞了三年,也就勉強掃盲,讓不少人,能認并且會寫自己的名字。少數的讀書人,基本已經都出仕了。 百姓學習的積極性并不高,反而對練武的積極性更大。劉韜覺得和云中的位置有關,不斷遭遇鮮卑南下,那邊的百姓或許更清楚:當敵人殺到自己面前的時候,能就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學識和口才,而是手里的武器和掌握的武藝! 這已經是心理方面的問題,這年頭可沒辦法治療,只能隨著時間,大概十年八年,讓他們在和平的環境下生活。當個人安全,已經不再受到威脅,那么他們就會考慮溫飽問題。 溫飽之后,便是各種繁衍,精神層面上的訴求,其中就包括對學習的訴求。 和那里相比,太原和上黨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書院和圖書館在這里顯然更有效果。 “就袁紹那破事,還比不上我和家人團聚重要一些。”劉韜說完,起身離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