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函谷關其實并不高,西周時期就已經開始修建,戰國時期,秦國多次修繕。 饒是如此,三合土都沒有時代,連修高一些都做不到,主要也不是依山而建,是以高度方面,到底有沒有六米難說,或許才四五米。 不過長是真的長,從秦嶺橫跨到黃河邊上,封住了前往關中的陸路。想要過去,要么走黃河水路逆流而上,要么就從河東渡黃河過去。 反正,陸路想要過去,要么走潼關,要么走函谷關,沒別的路可以走。 “八米的虎牢關,我們都打下來了!”劉戈陣前,稍微進行了一下動員,哪怕大家的戰意已經很高了,“區區函谷關,又如何能阻攔我們的去路?隨我沖鋒!” “殺!”士卒們紛紛回應,然后跟著劉戈殺了上去。 嚴格來說,之前打虎牢關的時候,劉戈部并沒有投入進去,只是負責留守而已。 只是現在,徐晃麾下五百人,已經加入劉戈的麾下,劉戈部原本有五百人,則歸入關羽麾下。和劉戈不同,徐晃之前也是親自上陣,打過虎牢關的。 此刻他便身先士卒,率先攀上長梯。劉戈雖然也身先士卒,不過還是屬于第二梯隊。 匈奴兵和顏良的弓騎兵,在地面上游走,時不時對城頭上冒頭的士卒進行射擊掩護。 受到‘獨角獸角弓’的加持,箭矢飛射的速度始終維持著最高速,很多時候,都能命中城墻上的士卒。沒辦法,留給他們規避的時間,其實并不多。 在弓箭手的壓制下,函谷關守軍先要精確射擊,自然是做不到,只能遠距離拋射,盲射,能不能射中,聽天由命。可放任敵軍爬上城墻,那倒霉的還是自己。 這樣的情況下,只要小心點,甲胄一般可以擋下這些盲射的箭矢。就算不小心射中,天國護甲至少也可以幫忙擋一擋。 眼看劉戈部的士卒已經來到城墻下,聽到這個動靜的守軍,只能看著長梯搭在城頭,然后他們根據長梯的位置,拋圓木和礌石,金汁來不及燒,十分被動。 劉韜部打下洛陽之后,就馬不停蹄朝著這邊打過來,一路上的縣令,大多都是直接投降,實在不想給董旻等余孽陪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