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很快,一號就分派了各種工作。
50人去找水,30人去找食物,30人去伐木,40人利用石頭制造工具……
最后那50名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就留在原地,做些力所能及的編織工作。
比如制作繩子。
這時候就體現(xiàn)出人多的好處,可以遍歷多種可能性。
而且每一組都分配了組長,副組長,記錄員,用于記錄每個人的工作量。
一號找水,二號找食物,三號伐木,文生在臨時駐地帶人制造工具。
當然組長和副組長等人也要干活,只是會額外增加貢獻積分。
尤其是現(xiàn)在,更加是要起到核心作用,才能建立起來威望。
光靠嘴巴說,光靠社交能力強,別人并不會信你,依靠你。
你得有實實在在的本事——組織力這個東西,是不能直接看見的,它要依托于其他東西來展現(xiàn)。
比如你擅長謀劃,像朱元璋的組織力強,是建立在他能夠解決許多造反者所遇到的問題——戰(zhàn)術問題,解決了這些,才能真正拉攏住人。
只要一個人找到水,只要水不是太少,就夠很多人用的。
食物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是一個人荒野求生,可能在找水的環(huán)節(jié)上,幾天時間找不到,人就被迫渴死了。
就這樣,資深者隊伍,開始了尋找水源等工作。
因為合理安排組織過,所以眾人的行動效率還算高。
之對比,主播一隊,卻是亂哄哄的。
吵吵嚷嚷好一陣,才勉強安排下有人找水,有人找食物,有人搞住處。
“找到水和食物,他們要是偷偷喝了怎么辦?”整理住處的人不高興道。
“是啊,我們整理住處,又沒有辦法偷吃。”
“這安排的不行,我也要去找水。”
有些人放下手頭建造住處的工作,偷偷加入了找水,找食物的隊伍。
一百來人,頓時亂成一團。
求生主播這才體會到,現(xiàn)實里組織隊伍的困難。
以前在直播間里,只要喊一聲“家人們,幫幫忙”,就有很多人打賞,做組隊活動。
那時候看起來一切都很簡單——他并不知道,簡單的背后,是無數(shù)人的分工合作。
直播間的建立,粉絲的篩選,聚集,眾人的吃喝,背后都是其他人的勞動。
而現(xiàn)在,一切回歸原始。
要靠自己的雙手解決吃喝住用。
哪里是這樣簡單的事?
因為他們那一組的行動效率,就低了很多。
而找水一組的人,更是暈頭轉向。
雖然求生主播告訴了他們一些要點。
可是有人沒記住,有人記錯了。
他們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
倒是有精明的人,跟著資深者一組的。
而一號親自帶領隊伍找水。
他不時趴在地上,讓人掘土,查看濕潤程度。
又登高望遠,查看植被的茂密碧綠情況。
還包括感受風力,試圖感應出空氣中的潮濕。
這些都是需要非常豐富的經(jīng)驗,才能做到。
一般人根本就是稀里糊涂的,完全不可能做到。
如此這般,足足用了一個上午的功夫,一號才帶著人,聽到了流水聲。
在這一個上午里,已經(jīng)有很多人在抱怨。
“到底行不行啊?”
“能不能找到水?”
“要不還是去求生主播那里看看?”
“求生主播應該更加值得可信。”
類似的話,數(shù)不勝數(shù)。
如果一號不是經(jīng)驗豐富,心理上就被打擊崩潰了。
一號只是讓人將說怪話的,抱怨的,都記錄下來。
而那些老實肯干的,默默執(zhí)行任務的,也記錄下來。
核心層就是這樣一點點篩選出來。
經(jīng)過一次造反,這方面的經(jīng)驗,實在是太豐富了。
人生百態(tài),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性格。
也就決定了,誰可以培養(yǎng),誰可以放棄,誰能做核心,誰做炮灰。
這些抱怨聲,終于在聽到流水聲時,停止了。
“聽,是水流聲!”
“我也聽到了,嘩嘩的!”
眾人立刻跑過去,他們看到了山林中流下一條小溪。
眾人興奮極了。
而一號卻是微微皺眉。
因為小溪的流量不夠高。
只覆蓋過腳面。
不過幾百人的飲水問題還是能解決的。
畢竟只需要一百天。
但還是要節(jié)省利用,做好儲水工作。
于是他命令人用石頭加樹葉,就在岸邊建造一個儲水庫。
樹葉塞滿縫隙,降低水的滲透,同時蓋在上面,防止水的蒸發(fā)。
而在這時。
主播那方,也派人跟過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