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三年時間內,發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 首先太上皇宣布,太子周離需要在迷迭谷內長期治療,而敖國公和周離太子親如兄弟,所以也留在迷迭谷陪伴。 這個消息一出,大周朝廷內上表請太上皇復位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最后滿朝文武長跪不起,幾千名舉人進京,跪在皇宮之外。 天上不可一日沒有太陽,民不可一日無主。 太上皇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他絕不復位,一定要等到太子周離蘇醒,讓他繼位。 最后,幾千名舉人,幾百名老臣在皇宮之外絕食相逼。 哪怕這個時候,太上皇也沒有就范。 舉人和老臣們絕食,他也跟著絕食,就是不愿意復位為皇。 這一場絕食風波,整整持續了九天時間。 餓死了幾十人,太上皇也餓得奄奄一息,但他依舊沒有復位登基。 一直到一個消息傳來。 南境傅炎圖,南境土人,史氏家族三伙勢力聯合起來謀反,建立大南帝國。 瞬間整個大周帝國天崩地裂。 南境五個行省,加上史氏家族領地,總共六個行省,一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從大周帝國分裂而出。 三股勢力加起來,總兵力超過五十萬,號稱百萬。 百萬叛軍,浩浩蕩蕩北上,攻城略地。大周帝國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所有人都覺得,大周帝國危也,分崩離析,就在眼前。 而且北邊的大贏帝國也仿佛蠢蠢欲動,整個大周帝國,仿佛有亡國之危。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南境叛軍席卷北上,大周十幾個郡全部淪陷。 而就是在這個為難之秋,太上皇迫于無奈,才選擇復位登基為皇,年號天祚。 而這個時候,距離萬允皇帝的去世,已經整整過去了九個月時間。 大周帝國整整九個月沒有皇帝。 盡管年號天祚,但畢竟太上皇之前做了五十年的皇帝,大家都稱之為天衍皇帝,所以如今依舊習慣稱之為天衍。 天衍皇帝復位登基的那一天,大周萬民痛哭流涕,激動不已。 我們大周終于有皇帝了啊?整整快要一年時間了。 太上皇終于答應復位登基了,我們大周終于有主心骨了啊,所有的民眾也都有了精神支柱了,真正的萬眾期待啊。 復位登基之后,天衍皇帝率領十萬大軍御駕親征,南下平叛。 那一天,京城百萬子民類目相送。 天衍皇帝以八十歲高齡南下平叛,何等讓人心酸啊? 這一戰! 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跡。 天衍皇帝以八十歲高齡,親上戰陣,沖鋒在前。 僅僅幾個月時間,就平息了南境所有的叛亂。 傅炎圖跪降,南境叛軍跪降,史氏家族跪降。 而且從今以后,史氏家族的領地不再是藩屬,永久屬于朝廷的一個行省。 南境,真正長治久安。 捷報傳遍天下的時候,億萬民眾震撼狂喜不已。 天衍皇帝率十萬大軍,幾千里遠征,竟然大獲全勝,何等之英明神武啊。 凱旋之時,舉國歡騰。 此時,天衍皇帝的聲望到達了巔峰。 借著這個大勝之勢,天衍皇帝又接連幾個驚人的大動作。 浪州大重建,轟轟烈烈。 海上大貿易,轟轟烈烈。 大周水師的擴張,同樣轟轟烈烈。 然而這都不是最驚人的,更加震撼整個帝國的是天祚新政。 天衍皇帝以雷霆之勢,進行了軍中的大換血。 大批尸位素餐的勛貴和高級將領,陸續被替換掉,一大批武功高強,兵法精湛平民出身的武進士,武舉人進入軍中,大批立下功勛的精銳將領晉升到大軍高層。 而且從朝堂到地方,開戰了轟轟烈烈的反腐。 在南境平叛的時候,之前被勛貴大量吞并的田地,全部接著平叛的名義,重新洗牌,歸為軍田。 史氏家族徹底投降后,整個海上貿易全部落入朝廷手中,加上南境恢復生產和建設。 短短三年時間,國庫虧空不復存在。 大周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一掃萬允皇帝的弊病,整個大周帝國再一次變得強盛富有起來。國庫的銀子,堆積如山。 浪州大重建也已經完成,一座全新的城市,屹立在海邊,比起之前更加繁華興旺。 之前天衍中興,如此再一次上演了天祚中興。 天下萬民,將天祚帝稱之為千古一帝。 不僅如此,在天下官員和萬民眼中,天祚皇帝是霹靂手段,菩薩心腸。 萬允皇帝在位的時候,不知道殺了多少人,誅了多少人的滿門。 但是天衍皇帝復位之后,幾乎很少殺人。 史卞叛亂,史氏家族叛亂,都沒有殺,只是降了爵位,養在京中。 傅炎圖叛亂,同樣沒有殺,只是貶了官職,軟禁在京中。 南境土人叛亂,依舊沒有斬盡殺絕,平叛之后反而分了田地,賜予華族姓氏。 甚至每一年的死刑犯,能夠不殺的,盡量不殺,每一個處死的名單,都要斟酌斟酌再斟酌。 所以在天下人眼中,天祚(天衍)皇帝之仁慈,簡直千古罕見。 至于之前曾經效忠萬允皇帝的官員,更是沒有被清算,別說殺頭了,大部分甚至連罷官都沒有,依舊在位。 惴惴不安的宰相林弓,內閣次相,依舊執掌相位。 南宮錯依舊擔任黑冰臺大都督,燕蹁躚上任副都督。 而南境平叛有功的敖鳴,冊封為江州太守。 僅僅三年時間,整個大周帝國就仿佛天衍皇帝本人一般,從垂垂老朽,返老青壯,煥發了勃勃生機,前所未有之強大。 ……………………………… 那么事實呢?天衍皇帝真的這么厲害嗎? 是,也不是。 他當時真的率領十萬大軍,平息了南境五十萬大軍的叛亂嗎? 不,不是十萬,而是七萬,甚至連七萬都不到。 他做了一件事,一件和萬允皇帝幾乎一模一樣的事情。 引了一支強大的武士,進入了大周軍中。 萬允皇帝死后那一年,他開了恩科,錄取了大量的武舉人,武進士。 并且以這批武舉人,武進士為骨干,建立了新軍。 這支新軍,擁有無以倫比的戰斗力。而這支新軍,來自于白云城。 次年! 太后,不,準確說又變成皇后了,也就是萬允皇帝的母親,崩了。 天衍皇帝迎娶了新皇后,一年之后,誕下了皇子,舉國同慶。 而這位新皇后,乃是平民之后,書香門第,代表了太上皇的決心。 要給大周無數平民以幸福,要讓他們充滿上升的通道,要讓大周煥發出全新活力。 那么這位新皇后,究竟是誰呢? 白云城公主,白雪。 萬允皇帝想要做,但沒有做到的事情,天衍皇帝全部做了。 隨著大周帝國和白云城的正式聯姻,白云城的先進武器,先進鍛造技術,大批白云城武士,源源不斷進入大周帝國,使得大周軍隊的戰斗力,得到了前所未有之提升。 ………………………… 天祚三年,皇宮之內。 天祚皇帝和皇后,并立于屋檐之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