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美國,硅谷,谷歌。 最近這位互聯網搜索引擎大亨日子也不太好過,實際上自從暢享科技突然崛起之后,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雖然在葛靈玥訪美之后,雙方已經簽約,但讓手下大批優秀程序員突然放棄曾經已經用熟的計算機語言,去學習一款全新的計算機語言,對于谷歌這樣的巨無霸公司來說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船小好調頭,船大掉起頭來自然分外麻煩。 具體攤到這次事件就是像谷歌這樣的大公司,優秀的程序員太多了。 而且宏語言的整個語言體系,尤其是其中的語法格式跟命令簡寫,更貼近漢語。 比如if命令被改成rg,double被改成shuang,else被改成qt,這些優秀程序員寫起程序來總會出現自己根本檢查不出的錯誤,導致很多原本效率就不高的工作更為雪上加霜。 雖然宏語言有一個特別的自動糾正模塊,但沒有英文版的。 當然這些都是小事,其實大家面對的關鍵問題都差不多,就是硅谷腦機芯片的研究陷入困境,之前本想一年能出成果,但現在大半年過去了,很多工作還沒頭緒。 主要問題依然在于信號收集。 根據現在的實驗室結果報告,最好的效果還是需要對人體進行芯片植入,也就是有創解決腦機互動問題。 真的,硅谷眾公司的錢沒白花,巨資砸下去還是能聽到響動的。 植入的生物芯片材料有了突破性發展,但要把芯片放進去得把人的腦袋開個小口。 好吧,這其實跟失敗差不多。 在人家的技術已經成熟的情況下,正常人誰愿意在腦袋上開個口子來享受腦機互動? 尤其是植入芯片之后,跟手機互動能實現的功能并不比華夏人的產品做的更好。 屬于自己的腦機芯片沒有研究出來,針對腦機芯片進行操作系統的研究自然就無從談起。 所以現階段只能認真的履行協議,配合馨系統,所以必須需要學習宏語言,而要學習宏語言又需要付出極大的時間成本…… 俄羅斯套娃就此形成。 一款芯片產品,搭配一個操作系統成了硅谷眾公司此時抹不去的痛,如果在加上固態高能電池,可以說谷歌目前對華夏那家公司的關注已經達到了變態級。 暢享科技也沒讓谷歌失望,突然鬧出分家,讓公司的戰略分析人員足足忙碌了一個星期。 搜集各種外部消息,搜集華夏網絡上所有關于暢享科技的新聞,試圖從真假混雜的各種情報中分析出暢享科技突然決定分家的原因。 想想看都覺得挺愁人的。 所以這一時間段,可以說暢享科技有任何風吹草動,都在被關注著。 更別提公司大老板在實驗室里跟公司老板娘推上熱搜的閑聊內容了。 這則視頻甚至還沒來得及出現在油管上,便先一步被發送到了谷歌總部。 兩人的對話也都被非常專業的翻譯成了英文。 沒有什么專業性極強的名詞,所以翻譯起來的難度也并不大。 很快兩人關于量子電腦,以及未來量子通訊的觀點傳遍了整個公司技術部門更高層。 這則視頻起碼說明了兩點問題,暢享科技是真的已經在著手制造自己的量子電腦;第二,對方認為多臺量子計算機之間可以突破光速限制進行超距通訊。 有些讓人感覺惶恐了。 真的假的? 現在大家對于量子計算機的研究真的是非常單純的,就是希望獲得量子計算機超凡的計算功能能力而已,針對量子通信那是另外的研究,而且主要方向也不是在突破光速限制進行通訊,主要是為了通信加密。 那么問題來了,王宇飛對這一理論到底是認真的還是兩人真的就是在那里閑扯,順便放到網上混淆耳目的? 好糾結。 谷歌養的一群科學家在這個華夏深夜,美國的午后動員起來,開始針對所謂的四維公共空間進行探討。探討的方向則是是否真的存在一個物理常量能夠讓信息載體進入到所謂更高維空間,然后回到三維空間。 要知道信息并不是憑空存在的,所有信息傳遞都是需要載體的。比如無線電時代信息的載體就是能在空氣跟真空中傳播的電磁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