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很感謝組委會能給我這個機會跟來自于世界各地的物理學家聊聊我對于量子物理的一些粗淺認識,今天我準備的話題是第三常量、熵減、跟時空旅行的可能性。” “談到這個概念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祖父悖論,然后便能引申到諾維科夫自洽原則、埃弗雷特引申出的多重宇宙理論,以及霍金先生提出的時序保護假說,但今天我們要談的是三維信息借助四維空間進行信息傳遞引申出的多維度時空旅行原理……” …… 學術會議上,王宇飛開始分享他從第三場量引申出的構思。 配合方程由淺入深的將一些刻印在他腦子里的想法,向參與會議的所有人分享。 經過了昨天的參觀活動,這次發言所有人都聽的很認真。 宇宙之大,能容納所有奇思妙想;粒子之微,卻容不得半點錯誤,錯之毫厘便謬之千里。 研究微觀層面量子力學的科學家們,最希望的卻是通過這些微小的粒子,來認識整個宇宙。 這其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沒人會無視王宇飛的想法。 不管是提出第三常數猜想,還是以部分第三常數為基礎,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這都是足以載入史冊,在科學史上留下濃重一筆,被寫入教材的功績。 毫不夸張的說,就算被后世尊稱為量子計算機之父,參與會議這些科學家們也不會感覺太奇怪。 且這位科學家目前才十八歲,他的人生甚至可以說才剛剛開始。 所有人都聽的很認真。 哪怕這些依然是未經證實的假說。 …… “我相信明年的物理學諾貝爾獎必定會頒發給你,明年你將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會議之后,塞爾日·阿羅什盛邀王宇飛在華清校園內散散步,然后從口中蹦出這么一句話。 王宇飛微愣,隨后笑了笑,答道:“其實頒不頒給我都無所謂的,其實我也沒想過要獲得什么獎。” “不不不,這個獎頒不頒給你,并不只是你想不想得到這個獎,更代表一個世界級獎項的公信力,對你而言,不止是榮譽這么簡單,更是對你所作的一切,對這個世界文明進步的認可。知道你為什么做了這么多,但在國際上獲得獎項卻很少嗎?” 塞爾日·阿羅什搖頭晃腦的反問道。 這個話題讓王宇飛本能覺得很無趣。 好吧,他是真的對獲不獲獎不感興趣,諾貝爾獎也好,菲爾茲獎也好,對他而言意義都不大。 而且這種精神上的榮譽對他而言似乎也沒什么刺激作用,所謂的世人認可,遠不及探索真相帶給他的興趣大。 是的,相對于獲獎而言,王宇飛覺得找到自己能夠突然就變得如此聰明的原因,弄明白一個陌生的老頭為什么會突然而來,然后突然消失,才是他目前最感興趣的問題。 王宇飛能感覺到想要找到這件事的真相,可能需要世界文明前進極大一截,甚至可能需要他尋找到宇宙的一部分真相。這才是他總感覺時間緊迫的原因。 人的壽命一旦跟宇宙奧義結合在一起,哪怕今年他只有十八歲,未來也太過短暫了。 目前科學家認為宇宙大概已經有130億到140億歲,但這個結論僅僅只是地球人類文明觀測極限中的白矮星壽命做出的推測,所以這個結論用宇宙最少有130億年壽命來形容比較靠譜,因為誰也不知道在我們的天文望遠鏡觀測范圍外,還有沒有其他更古老的星體存在。 宇宙有多大,年紀有多少,是否有跟地球類似的文明存在,他講演中的無數三維世界構架成的四維世界也只是假說,同樣沒法證明。 但王宇飛跟其他人不一樣的是,他已經看到了一些真相,那就是曾經有跟地球人一樣的智慧生物來到過這個世界,并給他留下了一些東西,然后不知所蹤。 只是他所看到的這些真相沒法跟任何人分享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