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免許證-《重生東瀛證真君》
第(2/3)頁
猶如黑暗的雨夜,那劃過天際的電光一樣。
每隔數秒,這光明不斷閃現。
順著勾勒出的圖像,洛清東歪西倒,時而前進時而后退,時而轉彎,走出了奇奇怪怪的路線。
半分鐘后,他眼前豁然開朗。
仿佛猛地撞入了現實一樣,鳥聲,風鈴聲,回蕩在耳畔。
風吹到面頰上,微微帶著涼意。
“你的應對,做得很好。”
有熟悉的陰陽博士,穿著白色狩衣,帶著笑意,等在這里。
一回首,正是走完了整個參道。
“方才那是逢魔時的力量,模擬了真正逢魔之時,神隱進入異界的糟糕狀況。”
陰陽博士對著他解釋著:
“你也是知道的,在古老的神話觀念里,人道,神道,和妖魔之道,互不相擾,然而偶爾也會發生彼重疊的時候,逢魔時就是我基于這種古老觀念而制作的。”
“逢魔時(逢魔が時)”即逢魔時刻,指的是人一天之中最容易遇到“超自然”或“神秘現象”的時間段。
起源于陰陽道之中的“逢魔之刻”之說,一般指陰陽交替、晝夜交替的時候。
一日之中有兩次,即黃昏(傍晚五點到七點)以及黎明之前(凌晨三點到五點)。
陰陽道認為,這是妖魔觸動的最佳時機,大部分禍端、妖魔、疾病都是起于此時。
因此也被稱為“百魅生”,即百魅衍生之際。
此時忌諱將嬰兒抱出戶外,年齒高的人也應當小心提防。
在眾多百鬼圖譜之中,描繪逢魔時,天上地下都充滿著妖魔鬼怪,猶如烏云蓋頂一般遮天蔽日。
這其實暗喻著對于未知的恐懼。
因為這兩段時間,天色昏昧不明,看不清楚,身體疲倦,老人和小兒就容易發生意外。
就像是現代的荒郊野外、狹窄陰暗的通道、廢棄房屋、或是神秘氣息飄蕩的神社寺廟,往往都被認為是是容易招惹靈異的地方。
在光線無法順利到達的幽暗空間中,人們會褪去理智的武裝,在充滿未知的世界里滿啜原始的恐懼與顫栗。
“黃昏時”其實與“逢魔時”,說的是一回事。
至于“神隱”,則是東瀛常見的世界觀概念,即“この世”、“あの世”,抑或“現世(うつしよ)”、“常世(とこよ)”。
“現世”指我們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世界,“常世”又稱“隱世”、“幽世”,指另一個恒常不變的永久世界,神域及死后世界皆涵蓋其中。
從現世進入常世的一個典型例子,便是宮崎駿的《千と千尋の神隠し》,中文名多譯作《千與千尋》,完整的譯名其實是“千與千尋之神隱”。
千尋一家通過一條神秘隧道來到一片視野開闊卻沒有人煙的原野,父母一邊感嘆一邊走下山坡,并未察覺自己在不知不覺間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千尋的父親誤以為石塊圍成的結界是90年代此地開鑿河流的廢址,抬腳便跨了過去。跨過河流,也就是打破結界進入了妖怪與神靈棲居的神域。
這是流傳在外的觀念,但以洛清這些年接受的陰陽道教學來說,并非如此。
世俗所謂“常世”“隱世”,其實本是同一世界,都是居住人類的現實
只不過有著結界劃分內外,因此營造了所謂誤入異界的錯覺。
就好比法清院主家,清秋院家,駐地都有結界籠罩著,若有外人真的誤入(其實不可能),也會以為是異界一般。
妖怪們與人類,其實居住在同一片藍天之下,都在常世。
真正的隱世,即陰陽師真正指代的隱世,其實是神域所在之地。
非生者所能抵達的靈界,死后世界等等,也都在隱世。
常世和隱世,在真正的傳承之中,說的是生者的世界和生者不能抵達的世界。
然而這也是過去的稱呼了。
人們總是會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修改名詞。
現如今,現代的陰陽師,通常把世俗普通人所了解,那常識所組成的世界(表世界)稱之為常世,意為常識所能了解的世界;
將非常識,妖怪,靈異等等一切被掩蓋的內容,稱作為隱世,意為隱瞞的世界,隱藏的世界。
神隱,是帶著幾分禁忌的成分。
不管如何,式神能冠以逢魔時之名,且能制造這么大規模的幻境,將他都籠罩其中,這份能耐不可小覷。
“您的式神能力真是厲害。”
洛清真誠地贊著。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泉州市|
丰县|
若羌县|
长垣县|
万荣县|
隆子县|
什邡市|
临沭县|
黑山县|
来宾市|
黄山市|
额尔古纳市|
胶州市|
吉隆县|
乌什县|
南乐县|
宁晋县|
布尔津县|
榕江县|
讷河市|
奉化市|
兴文县|
万载县|
贡山|
景德镇市|
常德市|
仪陇县|
新化县|
章丘市|
苏州市|
苍梧县|
屏南县|
顺义区|
冕宁县|
仁化县|
湖北省|
营山县|
达拉特旗|
滦平县|
江华|
特克斯县|